海南,不平凡的2018
我省實施更開放的人才政策、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服務,用項目、平臺、產業引才
四方英才齊聚更加開放的海南
■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2018年11月10日,初冬北京的街頭已透出陣陣寒意,但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當天,海南省“聚四方之才”專場招聘會在這里舉行。
由于當天入場求職者人數眾多,主辦方只能安排他們分批入場,等待入場的隊伍已經排到了展示中心外廣場。隊伍中不僅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畢業生,還有專程從東京、首爾打“飛的”來此應聘的留學生。
在這場高規格的招聘會上,來自五湖四海的各類高端人才用2.4萬份簡歷,表達了他們對更加開放的海南的向往與青睞。
2018年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最短的短板、最緊缺的資源是人才。2018年,海南加快人才培養引進的步伐,這一年,“人才”,成為海南發展中頻繁出現的關鍵詞。
加快本土人才的發掘和培養
“我們終會因服務期滿離開海南,但我相信,通過我們帶動成長起來的本地人才會繼續為海南服務。”在去年12月掛職結束前夕,第18批中組部、團中央來瓊博士服務團團長孟慶壘在接受采訪時表達了這樣的心愿。
自2018年起,博士服務團掛職覆蓋面由原來8個中西部市縣擴展到海南全省。在掛職博士中,既有掛職海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并對我省醫技人員進行“傳幫帶”的耳鼻喉專家徐進,也有在掛職五指山副市長期間手把手為該市培養了大批農產品質量監測專業人員的黃寶勇,還有在保亭掛職縣長助理時提出申辦溫泉旅游人才培養基地的周磊。
在掛職的一年里,博士服務團成員發揮專業特長,帶動本地干部、專業人才成長,進一步帶動著海南省人才隊伍建設。
2018年,在面向全世界招賢納士的同時,海南也在探索創新,加快本土人才的發掘和培養。
在中央組織部、有關部委和省市及各自貿區的大力支持下,海南在2018年啟動了干部雙向交流掛職工作。目前,來瓊的干部已交流到海南各有關單位掛職,與此同時,我省先后派出5批干部分赴美國、英國、新加坡、荷蘭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地區開展專題學習,并從省直部門和市縣選派2批各100名業務骨干到有關中央國家部委和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跟班學習。
2018年的最后一個星期三,我省發布了一項名為《關于開展基層教育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的文件。這份實施意見中提出了按照地區越偏遠越艱苦補貼越高的原則,較大幅度提高基層優秀教育衛生人才鄉鎮工作補貼標準;建立“編制在鄉、崗位在村”的“鄉屬村用”人才使用和激勵機制,讓符合條件的基層教育、衛生人才都能在城鎮安家等一系列積極措施,讓海南的鄉村同樣能夠引進、留住好醫生和好教師。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肖秀燕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