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不平凡的2018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海南力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 海南日報記者 梁振君 通訊員 趙牧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海南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沐浴在暖陽下,瓊州大地生機勃勃。近一年來,海南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和中央12號文件的要求,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要求和地區差異化,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體系,推動海南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穩中有進,書寫出新時代海南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力推十二個重點產業成形成勢
2017年12月底謀劃建設,2018年3月底開業運營,17個院士專家團隊簽約正式入駐,運營半年多即創造了“6個全國第一”,在國內醫學界和社會各界中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正在形成“國內最好的醫學專家在樂城、最先進的醫療器械在樂城、最高端前沿的技術在樂城”的金字招牌。這就是位于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博鰲超級醫院。
這是海南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壯大十二個重點產業的生動縮影。
省長沈曉明指出,2018年是海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依賴、扎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年。在減少經濟對房地產業依賴的同時,海南不斷培育壯大實體經濟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
2018年,在投資下行壓力加大、新舊動能轉換還在推進的情況下,海南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著力培育十二個重點產業,繼續做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工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
“培育發展十二個重點產業,已成為海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抓手。”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回望2018年,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總體平穩增長,結構趨于改善。
數據顯示,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七成左右。其中,互聯網產業、醫藥產業、會展業等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十二個重點產業已成海南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重點產業“三年成形,五年成勢”的態勢逐漸形成。
各個重點產業亮點紛呈。旅游業延續較快發展勢頭,去年1-11月,全省共接待游客6828.3萬人次、同比增長12.2%,其中入境過夜游客111.68萬人次、同比增長12.6%,離島免稅購買人數和金額都有明顯增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平穩向好,瓜菜、熱帶水果穩產增收,中草藥材、花卉等特色種植面積擴大,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興旺發展。互聯網業快步成長,阿里巴巴區域總部等一批龍頭企業項目落地。醫療健康產業實現突破,恒大醫院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建成運營,進口人工耳蝸、眼角膜等順利應用,創造多個國內第一。
醫藥產業進入良性發展通道,產業集聚效應越發明顯。會展業、現代物流業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金融業、教育文化體育產業等也都取得新進展。
2018年,海南還啟動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確定124項重點招商任務,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緊緊圍繞十二個重點產業、鄉村振興戰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瞄準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企業開展點對點招商,取得重要成效。
截至去年底,全省共簽署各類協議230個,已注冊項目公司106個,其中已落地并開工建設的項目54個。近一個月以來新開業運營重大招商項目有招商局集團海南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外資)、中鐵海南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我省市場主體已突破75萬戶,其中近一個月以來,市場主體總量穩步增長,外資企業增速最快,新增外資企業60戶,同比增長185%以上。
2018年,省委、省政府決定設立海口江東新區,將其作為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點先行區域,其總體規劃綱要已經省委常委會審議并原則通過。總部經濟重點發展區域集中布局在海口和三亞,以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海南共有30家企業被認定為總部企業,其中海口22家,三亞8家。太平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被認定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阿里巴巴(海南)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被認定為綜合型(區域型)總部,大新華飛機維修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被認定為高成長性總部,綜合型總部或區域總部成為我省總部企業主體。
“我們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重點領域,推動十二個重點產業加快‘成形成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報海口1月3日訊)
新聞多一點>>>
海南,不平凡的2018|貫徹新發展理念 海南力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責任編輯:謝軍輝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