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系列述評三:一以貫之,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

              一以貫之,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系列述評之三

              海南日報記者周曉夢

              三十載,“生態”一詞貫穿海南故事始終。

              回望來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的歷程,是對自身獨特生態優勢、對綠色發展理念、對生態文明思想不斷認識、提升和踐行的過程。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海南揮起厚重之筆,一步步描繪綠色美麗篇章,讓瓊島大地的魅力不斷厚積,風景更加絕勝,光彩更加迷人。

              運筆出鋒,書寫生態立省大文章

              “九層之臺,始于壘土。”

              海南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和用心,從建省之初即已開始。

              時間回到30年前。1988年4月,隨著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海南省環境資源廳宣告成立。

              去年年底,曾在原海南省環境資源廳任職、《海南省志·環境保護志》編寫者之一鄭有軒接受記者采訪時,還記得自己當時振奮的心情:“海南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開啟新篇章,我們是環保人,很受鼓舞。”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頒布施行,同年4月28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第三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海南省首次派代表參加全國環境保護會議。

              1990年2月18日,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第9次會議通過《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為保護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海南,在生態保護之路上敢闖敢試,不斷闊步向前。

              1998年,海南建省10年后,便以建設全國首個“生態省”的方式,贏得萬眾矚目,并開啟一路快馬加鞭的征程——

              1999年2月6日,省人大二屆二次會議作出《關于建設生態省的決定》;1999年3月30日,國家環保總局正式批準海南省為我國第一個生態示范省;同年7月,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

              書寫“生態省”大文章,海南運筆出鋒的背后,是冷靜而深刻的思考。

              海南是熱帶島嶼省份,省情特殊,責任特殊。優良的生態環境是這片土地的最大優勢,是我們在市場配置資源條件下擁有的最寶貴財富,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最堅實依托。雖然海南的生態優勢明顯,但是,海南的生態系統是島嶼型生態系統,整體比較脆弱,一旦被破壞,就很難修復,就會對發展產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們要格外重視。

              站在這樣的高度看,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海南需要更具全局性的眼光。

              在提出建設“生態省”9年后,省第五次黨代會明確實施“生態立省”戰略。2009年,伴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作為國家戰略啟動,我省將以生態優化主導的發展進程,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成為支撐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六大戰略定位之一。

              綠水青山,珍藏寶貴記憶。海南,一次次吹響生態新號角,揮灑濃墨重彩的綠色篇章。

              2015年2月,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正式掛牌成立。和其他省份不同,我省強調“生態”二字,以單獨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廳”凸顯我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的戰略原則。

              2016年5月,《海南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印發,按照《細則》,當地黨政領導干部出現失責行為、符合追責情形的必將追責,并且是不論調離、提拔、退休與否,都將終身追責。我省將重心從“排放口”轉移到“決策”,并重開展“督企”和“督政”,強化生態環境監管格局。

              2017年4月,省委書記劉賜貴在省第七次黨代會上所作的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省戰略。

              ……

              多年來,海南堅持生態立省,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推進節能減排、嚴厲治污、調產業結構等措施,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積蓄巨大能量,把綠水青山、藍天白云的魅力烙印于時光年輪里,不斷指南未來。

              牢記囑托,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過去和未來,在時空的坐標上,交織出一個新的起點。

              2013年的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指出,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他囑托海南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總書記的深情囑托,給海南的生態保護事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從全國大局看,黨中央對生態保護越來越重視,建設生態文明的力度越來越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基礎上加上了“美麗”二字,把美麗中國與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引領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征程上闊步前行。而不久前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中。

              這是時代大勢所趨、事業發展所需、黨心民心所向,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深邃思考——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生態文明建設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必須緊盯不放,抓緊、緊抓。我們必須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站在這樣的歷史高度,才能更深刻地認識生態文明建設是未來競爭制高點中的優勢和引擎;才能更清晰地把握生態文明建設關聯發展模式、生產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的意義所在;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的諄諄囑托。

              牢記囑托,不負使命。

              決策層認識到,建設生態海南,絕不是單純就環境來解決環境問題,而是在新文明觀指導下的經濟方式、生活方式、社會發展方式、文化與科技范式等的系統性深刻變革。

              2017年4月,省第七次黨代會指出,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堅持生態立省,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要從源頭上把好生態關,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不久后,省委七屆二次全會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系統部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源頭治理和制度保障,成為指導海南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發展理念、頂層規劃、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發展方式、產業布局、政績考核和生態文明意識培育……30條規范性要求,涉及方方面面,帶來一場全方位、系統性的綠色行動。

              這是前所未有的力度。

              “《決定》還提出了未來一個時期的主要目標,即:確保海南的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努力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力爭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劉賜貴在對《決定》進行說明時這樣表示。

              省委的《決定》表明,海南要用具體措施,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2013年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用制度性安排鞏固生態立省建設成果,促進全省上下轉變發展理念、轉換發展動力、轉型發展方式,推動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確保海南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持續強勁的發展脈搏,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選擇中勃勃跳動。海南,牢記囑托,聆聽時代脈動。

              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紅利

              綠色發展理念,需要綠色踐行。

              我省深化“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在全國率先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陸域、海域生態保護紅線區面積分別占海南島陸域面積、近岸海域面積的33.5%和35.1%。并開展環境保護部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制度試點,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立法保護、管理目錄、績效考核、生態補償和監管平臺“4+1”制度創新,連續出臺《海南省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區開發建設管理目錄》等配套管理規定,確保紅線管理有法可依。

              從2015年開始,海南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行動,提出“三年攻堅、兩年鞏固,到2020年我省城鄉環境建設、自然生態系統恢復、環境質量水平應達到的各項具體量化指標”。

              從湖到海,從水到土,從山林到海洋,從城鎮到鄉村……海南持續開展的各大專項整治行動,將山水林田湖草體系貫通,煥發生命力,激活前進的無限潛能——

              近年來,我省空氣優良率保持99%以上;森林覆蓋率62.1%;全島海岸帶專項整治,查處805宗違法違規問題,收回岸線土地8765畝;單位GDP能耗、工業增加值能耗雙下降,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實現省域全覆蓋……

              一份份頗具分量的成績單背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長久恒心和環境保護治理的有力決心。

              去年9月10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結束進駐海南的督察工作,其中有一組特別的數據:督察組共交辦海南的2300多件群眾投訴件中,約有20%來自省外。

              “這在其他省份是沒有過的。”督察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海南的生態環境不僅本島百姓關注,全國人民也給予關注。

              愛之深,責之切。有鞭策才能更進步,以中央環保督察、國家海洋督察為契機,我省明確要求全面完成問題整改工作,全力解決環保工作認識和推進不夠、海域岸線自然生態和風貌破壞明顯、部分自然保護區管護不力、環境基礎設施滯后等主要問題,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立行立改,舉一反三,標本兼治。

              “少吃祖宗的老本,不砸子孫的飯碗。”今年1月,在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省長沈曉明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必須以最嚴謹的規劃、最嚴格的措施、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海南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生態美,則百姓富。青山綠水間,幸福的鑰匙藏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伴、無間互動中。

              在近幾年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海口、三亞連續入選中國宜居城市十強。兩城入選,讓在此生活工作的人頗感自豪,也充分彰顯出海南城市環境的獨特魅力與澎湃活力。

              魅力何在?活力何來?

              答案來自于城市治理的理念轉變和創新性實踐。海南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三亞推進“雙修”,從實處著手,進行“大腳革命”,讓生態美與人文美相得益彰;海口狠抓“雙創”,從細處著手,民眾參與城市治理,讓城市風貌與人文素養比翼雙飛。

              環境好,則經濟興。藍天白云下,我省打通生態優勢與經濟優勢的轉換通道。

              “謀事干事要堅守生態底線,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上項目、擴投資;謀事干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讓群眾和投資者共享良好生態帶來的紅利,使綠水青山變成百姓的金山銀山。”去年7月,在央企助推“美好新海南”建設座談會暨簽約儀式上劉賜貴的一席話,讓不少與會者印象深刻。

              “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辦法,淡化并逐步取消省對市縣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實行差別化的績效評價考核。探索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中共海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中,明確要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

              2018年起,我省正式實施的新辦法,根據《海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將全省19個市縣(區)(含洋浦、暫不含三沙)劃分為5大類,分兩個平臺進行差別化的考核,并取消了除海口、三亞、洋浦、儋州、文昌、瓊海、澄邁之外的12個市縣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旨在落實新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徹底扭轉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政績導向,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紅利。好山好水,訴說著百姓的幸福生活,也驅動著海南的美好未來。

              2017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62.5億元,五年間邁上兩個千億臺階,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長8.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7179美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24.9∶28.2∶46.9調至22.0∶22.3∶55.7,第三產業提高8.8個百分點;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0817元、12902元,年均分別增長8.6%、10.5%。海南經濟呈現出更綠色、更有活力的新氣質。

              面向未來,一幅青山綠水、如詩如畫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正在瓊島大地鋪展。(本報海口4月3日訊)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系列述評二:勇于擔當,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系列述評一:改革,海南永不止步的征程

            責任編輯:謝軍輝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時政

            權威報道一網打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