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2025年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支持擴大優質服務供給。《工作方案》圍繞加強政策支持、開展促進活動、搭建平臺載體、擴大對外開放、強化標準引領、優化消費環境等6個方面,提出48條具體任務舉措。
應該看到,在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惠民的過程中,財政金融政策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不僅能為服務消費市場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還能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企業成本,有效提升服務消費市場活力。要通過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政策工具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健康管理等民生領域。同時,要依托消費促進活動打造“服務消費季”等品牌IP,激活市場熱度。
與此同時,傳統服務行業升級與新興業態培育的“雙輪驅動”,是《工作方案》的突出亮點。在餐飲、住宿、文旅等傳統領域,方案強調數字化改造與品質化轉型,支持企業運用智能技術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消費體驗。而在新業態方面,旅游列車、空中游覽、超高清電視等創新場景的開發,不僅拓展了服務消費的物理邊界,更通過技術賦能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以微短劇產業為例,其與文旅、電商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可衍生出“內容+體驗+消費”的新型模式,形成跨界價值網絡。這種“守正創新”的發展思路,既鞏固了服務業基本盤,又開辟了未來增長極。
針對“一老一小”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工作方案》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性制定支持家政、養老、托育、健康消費等專項政策舉措,體現了政策溫度。在養老服務領域,要推動“智慧養老”平臺建設與適老化改造,支持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發展,有效緩解優質供給不足的矛盾。在托育服務方面,要鼓勵企事業單位開辦普惠性托育機構,并通過標準化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將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同時,要大力實施健康消費與家政服務的提質計劃,如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家政人員信用評價體系等,推動服務消費從“有沒有”向“優不優”轉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確保政策落地見效,就需要各地方、各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提升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影響力,才能不斷推動擴大服務供給、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提升服務品質、改善消費體驗,釋放服務消費發展潛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黃宗躍)
責任編輯:楊彥婷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