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次提到海南,振奮!”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政府工作報告單獨提及某個省份并不多見,更少見的是,政府工作報告已是連續七年提及海南自由貿易港了。
不止于此,政府工作報告中,許多亮眼成績也體現出海南作為、海南實踐,如“消博會”“嫦娥六號實現月背采樣返回”“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在不少領域,海南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海南自貿港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傳遞了什么信號?
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海南館。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連續七年提及海南
提及海南自貿港,總會讓人想起一個詞——“國之大者”。
海南自貿港建設有多重要?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黨中央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這一戰略意義決定了海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把時針往回撥,2018年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自此開始,“海南自由貿易港”便從未“缺席”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推進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2020年,“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2021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重大舉措陸續推出”;
2022年,“推出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新舉措”;
2023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
2024年,“賦予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更多自主權”;
2025年,“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二號工位。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武威 攝
惜字如金的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七年提及海南自貿港,充分說明海南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影響力。
細看這些表述,每年各不相同。從最初的“探索建設”、“加快”建設,到推出“新舉措”、賦予“更多自主權”,再到如今的加快“核心政策落地”,部署要求經歷了從“宏觀”到“具體”,支持力度越來越大,緊迫感越來越強的過程。
決戰決勝封關運作之際,海南被寄予更深切的期待。
而從更深一層看,這也正是黨中央意志的體現——
2024年1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囑托“努力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明確強調“加緊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謀劃今年工作時同樣指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而今,全國兩會將其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聲聲囑托、環環相接,既體現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也傳遞出刻不容緩的緊迫感。
對海南來說,這是肯定、激勵,更是使命、重任!
傳遞海南發展機遇
令人振奮的,還不止于此。
細讀政府工作報告,字里行間閃爍著很多海南元素、海南實踐,蘊藏著海南發展的寶貴機遇。
◎從成績看海南實踐——
航天領域,報告指出“‘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嫦娥六號”正是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海南緯度低、射向范圍寬、運載效能高,更利于航天發射。尤其是去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發,更是開啟了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新篇章。同時擁有文昌航天發射場和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在服務航天強國戰略上扮演更重要角色。
外貿領域,報告指出“對外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而海南去年經濟發展一大亮點,正是外貿增長實現新突破。2024年,海南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2776.5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居全國第四位,外貿依存度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外貿總額增速連續七年居全國前列。
農業領域,報告指出“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臺階、畝產提升10.1斤”。而海南“向種圖強”,著力打造“南繁硅谷”,全國已育成的3萬個農作物新品種中,70%以上都與南繁有關,80%以上的水稻品種曾通過南繁育成。在較高基數上實現穩產豐產,顯然離不開南繁的有力支撐。
2024年4月25日,位于三亞海棠灣的水稻國家公園,來自國內的十幾位專家在田間觀察水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程龍 攝
此外,如“成功舉辦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海南正是運動會的東道主,以全省之力保障了盛會圓滿舉行;如“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而海南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超55%,位居全國前列……
◎從部署看發展機遇——
報告指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明確“完善免稅店政策,推動擴大入境消費”。這有利于進一步擦亮海南離島免稅“金字招牌”,推動消費提質升級,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加快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2月12日,市民游客在三亞海旅免稅城選購免稅商品。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武威 攝
報告指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海南“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與此正相契合,此舉可推動海南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實現“超車”發展……
可見,隨著自貿港建設成型起勢、蓬勃展開,海南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嶄露頭角,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政府工作報告傳遞的發展機遇,也必將激勵海南更進一步、再上層樓。
“加快”二字力重千鈞
當然,振奮之際,當思責任之重。
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加快”二字,力重千鈞。其中一個重要指向,就是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萬無一失、首戰必勝。
那么,擔當重任,底氣何在?
從行動上看——
1月2日,今年的首個工作日,省委在海口召開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推進大會,吹響了封關運作“總攻號”,強調“全力以赴打贏封關運作攻堅戰”;隨后,推進全島封關準備工作專班多次召開會議,馬不停蹄細化研究、深入謀劃。
今年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將“緊盯封關運作,決戰決勝”放在了“七個緊盯”之首,傳遞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就沖刺封關運作、加快推進自貿港核心政策落地主動設置議題、積極建言獻策……
緊鑼密鼓的安排、念茲在茲的謀劃,展現出“加快推進”的自覺,反映出“不容有失”的擔當。
1月18日,在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一階段)一期施工現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從成效上看——
海口南港“二線口岸”普鐵旅客查驗設施完工;三亞封關運作7個項目全部竣工;洋浦港“二線”口岸查驗設施設備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如今的海南,錨定封關運作目標,在封關運作準備上取得關鍵進展。
據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關稅政策擴大至海南全島,申報企業累計176家,內銷貨值20.4億元;三張“零關稅”清單效應釋放,監管“零關稅”貨值超19億元……從“首單”到“多單”,自貿港政策釋放“規模效應”,帶來更充沛活力。
行動有力,勢頭蓬勃,海南加快推進封關運作的底氣更加充足。而今,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海南自貿港,多次提到海南發展的大事,無疑給海南送來了一副催人奮進的振奮劑,讓全省上下信心更堅定、底氣更充足。
七年之期,殊為不易!
一以貫之地聚焦海南自貿港,既是一種戰略定力,也是一種殷切期待。不負期待的最好方式,就是深切體悟使命之重、責任之重,自覺把關心支持轉化為攻堅動力,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萬無一失、首戰必勝,在推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海南貢獻。
原標題:自貿港連續七年寫入報告,傳遞了什么信號?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