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1月21日消息(記者 張野)2023年6月,儋州雞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成為我省第三個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鑒定審定的雞品種資源。海南省政協委員徐立建議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推動儋州雞產業發展,對促進種業振興、畜牧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省政協委員徐立接受媒體采訪。記者 陳衛東 攝
儋州雞原產于儋州北岸地區,是唯一原產地在儋州的地方畜禽品種。儋州雞屬于肉蛋兼用型地方雞品種資源,適合野外林地放養,具有體型小、腹脂含量少、耐粗飼、耐高溫高濕等特點。從食用角度講,儋州雞的肉質鮮嫩、肉香濃郁、皮薄肉實,對比于文昌雞,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良特性。
目前,儋州雞主要以農戶散養居多,專業從事規模化養殖的企業僅有2家,市場份額少、產業引導投入不夠、屠宰性能略差等成為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想要取得長足發展,需要建立政府引導、研究所技術支撐、企業帶動、農民積極參與的多方共贏的生產組織方式,整合儋州雞養殖資源,推動培育品牌農業。”徐立建議,優先加大儋州雞科研項目資金投入,系統開展儋州雞品種選優選育和配套系的選育,形成性能穩定的儋州雞種群,為儋州雞產業提供優良品種資源,提升儋州雞價值。
其次,政府應加大宣傳和引導力度,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儋州雞產業,經過發展和培育,形成儋州雞龍頭企業,集儋州雞育種、種苗繁育、飼料生產、養殖管理、禽病監控、食品加工、產品銷售于一體,實現優質儋州雞產品“從種源到餐桌”的一條龍封閉生產經營的鏈條。
目前,儋州雞已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徐立建議,盡快制定出臺《儋州雞品種標準》及屠宰、加工、包裝、儲藏、運輸、烹飪等各個環節的生產標準,以全產業鏈的思維,強化質量監督管理,實現儋州雞產業化可持續穩定發展。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