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養老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經過適老化改造的家里,沿著加裝的扶手,腿腳不便的老人也可以自主行走;在日間照料中心,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在長者飯堂,飯菜花樣豐富、營養可口,老人用餐結束步行幾分鐘就能回家……種種養老新場景的解鎖,不僅點亮了當下海南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也是海南精細化養老服務的具體體現,以及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不斷進步的有力說明。
海南素有“世界長壽島”之稱,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以上老年人27.42人,居全國第一。加之,因氣候風景宜人,海南成了眾多“候鳥”老人的棲息之所。如今,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快推進,在醫療服務等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各項政策優勢疊加之下,高質量發展養老服務不僅是老年人的熱切期待,同時也是海南壯大養老產業,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
近年來,海南從制度建設、供給改革、質量提升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養老模式,不僅提高了養老服務保障水平,助力居家和社區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格局逐漸形成,還加大了醫養結合、智慧養老等探索,讓養老服務形式更豐富,更好地滿足了廣大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務需求。但這些與當下“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需求相比,特別是與人們對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醫養產業的期待相比,未來仍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而這,需要海南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持續在精細化上“寫”好服務文章。具體來看,服務的精細化離不開始終盯牢民生關切,這有待各級各部門不斷下沉力量,以“查破促”的恒心不斷破解難題,如讓城市更新推動“就近養老”,增強老齡化社區“韌性”等等。除此之外,還離不開各部門和相關行業持續把脈產業發展潮流與趨勢,充分利用好各項政策優勢和產業發展條件,不斷發展壯大醫養服務,創新用好科技力量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才能讓“老有所依”有量更有質。
從長遠發展上來說,海南有著旅游資源豐富、醫養條件優越等諸多條件,打造養老服務的“海南樣本”,為社會養老服務貢獻海南力量是大勢所趨。未來,只有不斷完善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提高養老服務能力、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讓到海南養老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才能為提升全社會養老服務水平注入新動能,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南海時評評論員 趙有良)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