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萬錢,冠絕天下。提到海南沉香,很多人想到文玩收藏品,其實沉香還是一種名貴藥材,屬于南藥的一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在海南,南藥產業正掀起一股新風,各界對南藥價值的挖掘與轉化,將創造新的經濟價值。
那么,南藥的價值何在?南藥產業鏈如何打造呢?今年的海南省兩會上,南藥成為省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關注的焦點,紛紛就南藥的種植、生產加工、研發轉化、流通使用等產業化發展之路,進行獻言獻策。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洪旭
現狀:海南是南藥寶庫,發展正當其時
南藥是什么?南藥一般指分布和種植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云南和海南等地的地道中藥藥材。海南的南藥資源非常豐富,獨具特色與道地性,是南藥寶庫。據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顯示,海南有近2500種藥用植物,所產檳榔、益智、砂仁、巴戟天、牛大力、降香等一大批南藥。
南藥種植怎么樣?近年來,海南特色南藥如檳榔、益智、沉香、降香、廣藿香、長春花、膽木、裸花紫珠、白木香、牛耳楓等實現了大面積種植,其中檳榔、沉香、降香、膽木等11個大宗藥材品種,在海南的種植(養殖)面積超過3000畝,海南南藥規模化種植(養殖)基地建設初具成效,是我國熱帶藥用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區域。
據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顯示,海南省主要種植的南藥有:檳榔136萬畝、胡椒32.97萬畝、白木香(沉香)12萬畝、益智7.5萬畝、降香黃檀1.99萬畝、膽木0.53萬畝、牛大力0.56萬畝等。
“海南南藥發展正當其時。”屯昌代表團建議,在屯昌縣建立南藥產學研基地,構建海南南藥“產-學-研”鏈條,促進海南南藥產業健康發展。
海南省人大代表,屯昌縣委副書記、縣長趙英杰表示,位于屯昌縣烏坡鎮的‘海南藥材場’曾是我國最早最大的南藥生產基地,面積達9000多畝。屯昌縣是全國唯一的熱帶丘陵地帶,擁有無可比擬的生物多樣性和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在屯昌建設南藥產學研基地,具有自然區位優勢。
海南省政協委員林志秀表示,目前海南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南藥開發為主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主要是上游科研,引種繁育;中游推廣和種植;下游加工和銷售。其中,海南擁有一些以南藥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如膽木系列產品、 楓蓼腸胃康系列、罐黃感冒沖劑等。
海南海香園投資有限公司培育的海南土沉香優質品種。受訪者供圖
困境:南藥開發不足 市場競爭力不強
當前,海南南藥面臨開發不足的困境,道地南藥的產業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其中,海南是檳榔、益智、砂仁、巴戟天的道地產地。但是,檳榔未進入國家公布的藥食同源目錄,未能開發出更多檳榔藥用的延伸產品,制約了進一步發展。其它南藥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林志秀認為,目前海南南藥的開發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 市場競爭力不強, 產品價格低廉、利潤偏低。科研技術相對薄弱,開發海南南藥的科研機構較少,開發力度還不夠大。缺乏一個高水平活性篩選和產品研發平臺。
南藥生產加工成飲片和中成藥的產值低。除了保婦康栓、楓蓼腸胃康等部分品種產值過億外,大部分產值低,沒有形成規模化。
“目前南藥科技引領作用不明顯,標準化規范化種植推廣應用不足。”屯昌代表團表示,目前南藥種植規模散、產品模式單一,依靠老經驗種植,沒有發揮科技的作用;此外南藥產品缺乏深度開發,普遍存在跟著市場走的問題。
以沉香的開發為例,也面臨多個問題。沉香的種植規模難以支撐產業深度發展。目前,屯昌沉香種植面積約1.68萬畝,已造香僅900多畝,無法滿足中醫臨床、中藥產業、加工業和康養產業發展的需要。
此外,大型沉香種植和產品加工企業較少,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目前,屯昌沉香相關企業約20 家,規模以上企業只有2家,銷售額均未過億元,自身規模不大,抗風險能力較差。同時,缺乏行業龍頭企業帶動示范作用,屯昌沉香產業規模化進展緩慢。
海南土沉香。受訪者供圖
建議:開發南藥的藥用價值、保健價值 打造獨特的熱帶藥業品牌
那么,南藥的價值何在?該如何開發呢?林志秀表示,重點開發南藥的藥用價值、保健價值,打造海南獨特的熱帶藥業品牌,建議開展南藥的現代中藥藥理研究, 挖掘南藥的潛力,賦予南藥更多的科學內涵, 拓展南藥的功能主治范圍。
其中,基于藥理研究的南藥開發可以分三步走:根據南藥的傳統功效和藥化特征, 確定目標病種, 開展其提取物,或化學成分的藥效學研究;闡明其分子作用機理;開發成功能食品, 保健品或治療用中成藥等產品。
此外,利用現代中藥藥理對南藥研究的成果,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膳食產品。林志秀建議,將南藥開發的方向集中在改善記憶系列、 睡眠系列、 滋補系列、 降壓系列、 改善胃腸功能和潤膚系列等藥食同源產品。
林志秀認為,開展南藥的藥理作用研究是開發南藥的重要途徑, 增加南藥的科學內涵是增加南藥價值的不可或缺的環節,建議加強業界和學界的合作。同時,在南藥開發這一重要課題中,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海南省人大代表孟磊建議,差異化發展沉香產業,擴大沉香良種種植面積,以沉香替代低附加值作物;深耕南藥產業,落實產業的金融擔保、貼息等政策,助力鄉村振興。
海南省人大代表王家俊建議,政府出臺政策對沉香種植進行科學引導,在熱帶雨林周邊共管區域仿生種植,利用好熱帶雨林的細菌種群,向品質要效益,實現沉香開發與保護良性互動。
探索:建設海南南藥研究院 推進南藥全產業鏈發展
“謀劃建設海南南藥研究院,打造以沉香為龍頭的南藥大健康產業體系。”屯昌代表團建議,省級有關部門幫助屯昌以“海南藥材場”為基礎,聯合有關企業,建設海南南藥產業園,打造南藥種植、生態旅游、康養服務、文化交流的南藥大健康產業集群;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校和知名中藥企業的合作,聯合研發南藥產品,不斷拓展南藥產業布局,培育良好產學研一體化的鏈條,構建完整的南藥產業市場體系。
此外,加快南藥技術的標準化建設和推廣,帶動周邊市縣乃至全省廣泛種植沉香等南藥品種,實現南藥資源保護和開發目標,創造海南特色產業發展新亮點。
目前,屯昌已經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屯昌已出臺《屯昌縣沉香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3-2030年)》等,科學推進沉香產業布局。加快推進沉香苗圃基地建設,推動3個沉香結香技術示范基地建設,提升造香能力。為縣域沉香企業使用“海南沉香”地理標志搭建對接平臺,助力“海南沉香”地理標志落地屯昌。
日前,《海南省南藥產業發展規劃(2022—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進入征求意見階段,該《規劃》提出,海南南藥要注重原生及衍生產品開發,形成中成藥、芳香、保健、醫療美容等系列特色南藥產品。預計到2030年,實現南藥大健康產業500億元產值目標。
據了解,該《規劃》將充分挖掘海南南藥資源優勢和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從南藥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研發創新、人才培養等全產業鏈推進南藥產業發展。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