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周靜泊 王康景 黨朝峰
城市更新、舊城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
2022年,“城市舊改”位列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問政海南”欄目年度問政關鍵詞第三位,數百條網友的留言投訴得到回復。其中,回遷房質量欠佳、物業費貴、公攤面積大等問題是市民“吐槽”較多的“集火點”。
如何加強監督,把監管做在前面,讓業主安心、舒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問政海南幫幫團”記者把這一民生話題帶到2023年海南兩會現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立足實際,提出解決建議。
建議一:可考慮回遷房毛坯交付 縮短交房周期
關于公眾普遍關心的回遷房質量問題,列席海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海口市秀英區委副書記、區長柳戰良表示,和一般房地產開發項目不同,城市更新涉及保留、改造、拆遷、安置工作,這樣導致開發周期長、成本高。相比普通商品房按照全裝修標準交付,毛坯房建設交付不僅周期更短,資金周轉效率也高。此外,房屋裝修也是業主反映問題較多的部分。
因此,柳戰良建議,為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加快城市項目建設,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在城市更新項目中,應允許以毛坯房交付,早日讓百姓住上回遷住房,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獲得感。
建議二:構建三方共同監管制度 全程“動態監督”
海南省政協委員、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李君認為,首先,在法律層面,開發商應該按照合同保質保量完成回遷房的開發建設,建設完成的回遷房必須通過驗收備案才能交房,如果質量存在問題,未能通過驗收就交房,業主可以拒絕收房,開發商就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同時業主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其次,回遷房是惠民工程,相關政府部門,如住建、行業主管機構和監理單位等監督機構需要積極發揮作用,落實監督監管職責,對回遷房的工程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發現問題就要及時糾正,避免損失擴大,要防微杜漸。否則當回遷房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不僅損害業主權益,也會傷害政府主管部門的公信力。
李君提議,對于已經出現了質量問題的回遷房,針對業主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紀檢、住建等職能部門等應加強對問題的調查,追查問題根源和相關責任人,追究相應責任,對可能存在的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都要嚴追到底,增加違法成本,讓開發商等從事件初始就打消偷工減料的念頭。
“我認為保障回遷房的質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整個建設工程實施全流程的動態監督,而不是讓開發商悶頭蓋完了所有設施再進行逐項驗收,否則一旦發現質量問題,不但整改起來困難加大,還容易導致業主和主管部門陷入更大的被動。”李君說,動態監督的目的就是要把問題火苗撲滅在起始階段。
李君說,對回遷房質量的監督保障工作不只是政府職能部門和監理單位等相關機構的職責,也與廣大業主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建議成立允許由業主代表參與整個動態監督過程的長效機制。比如請業主代表團與政府和監理機構、開發商共同進行監督,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進行現場查看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由三方共同取證、記錄,形成有法律效力的證據材料,要求開發商即時做出整改。
建議三:完善信用評級機制 對違規行為形成威懾
李君還建議,為加強工程質量保障,增加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威懾力”,政府部門或者行業機構可以考慮制定出臺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對于出現偷工減料造成回遷房等項目質量問題的開發商,根據實際問題的嚴重程度進行信用評級,對于情節嚴重的開發商單位降低信用評級甚至拉黑名單,今后限制甚至禁止相關開發商再參與回遷房項目建設的競標資格。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