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6日消息(記者 姚皓)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今年海南省兩會期間,海南省政協委員孫新華建議,海南自貿港應用好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提高對高關稅產品的制造類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大宗商品加工類企業的吸引力,從而大力發展加工制造業,實現海南經濟總量和效益的實質性躍升。
據介紹,2025年前在洋浦保稅港區實施的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將在2025年全島封關后在整個海南自由貿易港試行,零關稅政策、免稅消費政策等自由便利化政策以及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等將釋放加工制造業的巨大潛能。
孫新華認為,海南加工制造業將迎來大的發展機遇,宜及早謀劃、布局,用好機遇。建議海南在大力發展“前店后廠”模式的同時,充分發揮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紅利,大力發展加工制造業。
首先要加強產業規劃,雖然海南加工制造業的發展空間廣泛,但由于產業基礎配套條件較差、地理和經濟空間有限,加工制造業發展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既不能遍地開花也不能什么都干,而要集中在具有市場優勢的特色加工制造門類上。既要推動石油加工業、造紙、農副產品加工等既有產業提質增效,穩定發展,又要利用自由貿易港政策打造幾個新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比如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航空器等。
要堅持園區集聚集約發展,根據加工制造業發展規劃優化調整園區布局;要在營商環境建設上加強統籌推進、協調指導、督查落實,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和成長環境。
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發展加工制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工程,給予高度重視,加大政策力度和領導精力的投入;加強制度、政策集成創新,加強政策宣傳,讓自由貿易港政策利好廣為人知,吸引更多加工制造業企業來海南投資;加強和改進招商引資工作,吸引一批先進制造業的龍頭企業來瓊投資。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