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3日消息(記者 汪慧)受疫情反復及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近年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更加凸顯。一方面國家鼓勵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另一方面各類借款人逃廢債方式多種多樣。如何優化信貸環境、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受到各界關注。在今年海南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總經理劉敏建議,營造健康的信貸生態環境,促進小微企業發展。
“健康的信貸生態環境是指銀行及小貸公司等有權放款機構、保險及擔保公司等增信機構、小微企業及企業主三方合作共生,形成敢貸愿貸、敢保愿保、愿還能還的可持續信貸環境。”劉敏分析稱,建立健康的信貸生態環境是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對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改善金融資產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
劉敏表示,目前經濟環境下,小微企業由于自身經營問題以及疫情等外界因素影響,經營普遍不佳,還款能力下降,不良率升高,使得銀行等放款機構產生“不敢貸”,保險、擔保等增信機構產生“不敢保”的畏懼心理,無疑讓小微企業的融資之路難上加難。“在金融機構紛紛出臺疫情還款延期、減免政策的情形下,市場上出現一批專做代理退保、征信修復、減免延期的黑產中介。”劉敏說,不健康的信貸環境,造成信貸資金周轉和循環短路,金融機構的貸款本金收不回,對借款企業的資質、征信要求提升,風險敞口縮小,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更加凸顯。
如何形成敢貸會貸、敢保會保的供給新格局?劉敏給出的答案是:大力鼓勵“銀行+保險/擔保模式”,通過保險/擔保的模型化風險管理體系、高運營效率優勢,為難以直接獲得銀行融資的小微企業主提供增信服務,幫助其高效獲得銀行貸款,同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業、建筑等行業,予以更大的稅費、房租減免幅度。早在2021年,僅海南地區銀保業務就已幫助小微企業主及個體工商戶獲得約30億元的融資金額,極大地推動了海南當地的經濟發展。
“鑒于退保、征信修復、減免延期的黑產中介當前發展越發迅猛,僅靠單個機構采取措施很難根治,行業亟須多方聯動形成合力,持續、有效打擊黑產中介至全部清除。”劉敏說,對此可成立打擊聯合行動組,由立法部門制定專門的《反黑產中介法》,網信辦等部門對互聯網廣告投放平臺應嚴格審核,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應擴大金融知識宣傳渠道,提升金融消費者識別黑產中介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打擊黑產中介犯罪效率。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