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1日消息(記者 王燕珍)1月11日,參加政協第八屆海南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陸續報到。當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海南省政協委員馮玉紅、劉夢瓊建議利用海南撂荒地,大力推廣種植牧草,并采取措施加大人工牧草種植補貼力度,同時進一步利用牧草,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牧業,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馮玉紅正在接受記者采訪。記者 陳衛東 攝
“發展熱帶牧草,可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結構、降低土壤溫度、美化綠化環境,且社會需求大、產業鏈長、經濟效益高。”馮玉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她看來,海南的光、溫、水條件優勢明顯,牧草產量是北方的2-3倍,只要水肥滿足可全年生長,海南發展牧草種植和草地畜牧業的潛力巨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草食動物產品安全放心的認可,牛羊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而推廣牧草種植還可帶動草食動物的飼養規模,形成良好的循環農業。
在調研中馮玉紅也了解到,海南一些土地種植水稻和甘蔗的經濟效益低,導致中西部有大量撂荒地或只種一季稻的隱形撂荒地,如果利用這些撂荒地推廣種草將會產生巨大的效益。
馮玉紅表示,海南農業已規劃建立新型飼料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種植牧草,但目前海南尚未出臺針對牧草種植的補貼政策。因此,她建議利用海南撂荒地,大力推廣種植牧草,并采取措施加大人工牧草種植補貼力度,建議學習重慶每年每畝給予補貼1000元,以提高農民或養殖戶種草積極性,改善生態環境,助力生態文明。同時,支持飼料公司在海南建飼料加工場,收購、加工牧草,保障農戶種草的經濟收入;進一步利用牧草,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牧業,化草為糧,不僅節約糧食、提升畜牧肉類質量,還可提升畜牧業食品安全,開拓出新的產業鏈,助力海南鄉村振興。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