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我國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載體。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這就要求海南在金融領域深化開放創新,構建與自由貿易港建設相適應的金融體系。
深刻理解建設海南自貿港的歷史邏輯和重大意義
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是承擔國家發展戰略任務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從歷史進程看,從上世紀80年代廈門初步探索自由港建設,到2013年上海建設自貿試驗區,再到在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充分反映了我國在不同時期擴大對外開放的奮進歷程。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正式起航,標志著我國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增強了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的歷史主動。
建設海南自貿港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戰略安排。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在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我國推進高水平開放、深化市場化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支持經濟全球化的戰略選擇。
海南自貿港是我國推動制度型開放的重要載體。通過海南自貿港建設,抓住和利用好國際經貿規則調整、重塑的契機,深度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深化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認識,打造金融開放示范區和先行區
自貿港是不同于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自由貿易港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進行整體性、集成式制度創新,而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起點是保稅區,更多地側重于政府職能轉變、外商投資管理等方面的創新,重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同時,國際上成熟的自由貿易港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從單一經濟功能區向綜合性功能區發展,對區域經濟開放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自由貿易港是世界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涵蓋貨物、服務、資金和人員流動的“高度開放、高度自由和高度便利”,實現資源高效率、高效益的優化配置。自由貿易港的綜合性發展日趨明顯,以功能多樣化、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運作市場化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自由貿易港將成為發展的主要模式,包含金融、貿易、工業、航運、旅游、信息等在內的綜合功能。就金融制度而言,高度國際化的金融制度、貨幣自由匯兌的外匯管理制度、高效透明的金融監管制度是其基本特征。
持續深化對自貿港金融內涵和特征的認識。首先,從國家戰略高度把握自貿港金融服務的內涵,海南自貿港的金融發展定位與上海、粵港澳大灣區有明顯不同,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服務于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其次,堅持金融事權在中央的原則,把握好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事權的邊界,使自貿港區域金融開放創新與國家總體金融發展戰略保持協調一致。第三,從經濟社會實際需求出發找準金融發展定位。海南金融業發展要遵循經濟金融發展客觀規律,避免簡單復制或照搬其他自貿港的金融模式或監管制度,導致金融發展定位與服務目標出現偏離。第四,以支持實體經濟為出發點,鞏固深化園區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綠色金融、科創金融多維創新的金融發展新格局,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發揮自貿港優勢服務人民幣國際化。海南自貿港要充分發揮金融先行開放的優勢,著力破解人民幣跨境投融資的難點和堵點,通過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便利度、創新人民幣跨境投融資產品、優化投融資匯兌管理等手段,促進海南自貿港人民幣跨境投融資穩步提升。海南自貿港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要充分利用跨境資金自由流動的優勢,擴大自貿港人民幣跨境使用和雙向流動,推動形成人民幣境內外投融資循環圈,將自身打造成為“引進來、走出去”的投資母港及聯結“一帶一路”的融資平臺。
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構建適應自貿港建設需要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2025年前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金融業應以全島封關運作為契機,聚焦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服務“‘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構建自貿港金融開放總體框架,構建適應國內通用金融制度和特色跨境金融制度的自貿港金融制度體系。
構建適應高水平開放的跨境金融基礎設施?!逗D献杂少Q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構建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其實質是建設自貿港跨境金融基礎設施。金融基礎設施不僅指賬戶,同時包含法律基礎、治理架構、技術系統、業務規則等完整的制度集成創新體系。近期要加快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建設,為全島封關運作打造資金“電子圍網”;長期要基于海南自貿港的開放定位,研究建設海南自貿港跨境金融服務單元,依托跨境金融服務單元實現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
構建與自貿港建設相適應的跨境金融制度體系。海南自貿港真正實現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要求,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構建支撐自貿港跨境資金流動的法律和制度,遵循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的有關規定,不斷完善金融業市場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規劃資本項目開放路線圖,推動金融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推動以數字貨幣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在跨境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海南自貿港可以利用數字貨幣、區塊鏈、大數據等金融科技,特別是發揮全域試點數字人民幣的優勢,探索數字人民幣跨境金融服務功能,配套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和制度,推動建立跨境資金調撥、結算及外匯交易等數字貨幣應用場景,在降低跨境支付成本的同時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透明度,實現跨境資金交易的可留痕、可追溯和可監管,助推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等業務發展。
建立以大數據分析為工具的跨境金融風險監測和防范模式。海南自貿港可以探索將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和跨境支付清結算等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好這些系統的金融大數據資源,設計和優化監測指標、模型算法,建立有效的非現場監管機制,提高跨境資金流動監管精準度,實現在金融更高開放水平下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增強跨境金融風險的監測、預防和處置能力。
建設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金融法治體系。采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完善海南自貿港金融服務配套法律制度。不斷優化負面清單的布局,在擴大金融開放和防范金融風險之間做好平衡。推動設立海南自貿港金融法院,通過地方金融立法打造穩定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優化金融法治環境。同時在金融投資爭端與糾紛和商事仲裁等方面,引入國際投資仲裁機制。儲備金融服務法律人才并納入多元化國際金融爭端解決人才庫。
?。ㄗ髡呦抵袊嗣胥y行海口中心支行行長)
原標題:以金融改革開放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
責任編輯:符金花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