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田間地頭、城鎮社區、企業學校……連日來,瓊島大地到處涌動著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宣講員用群眾的語言說大白話、講小故事,讓基層宣講沾泥土、接地氣,將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傳遍瓊島大地,在基層落地生根,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 海南日報記者 王迎春
伴隨著徐徐微風,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玲鎮巡親村的一處空地上,兩棵百年古樹撐起一片綠蔭。11月16日上午,該縣“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主播記者在行動”活動第二站走進巡親村。村民們早早地搬來椅子等待,平日里拉家常的場地,搖身一變成為了“宣講課堂”。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每一位村民都是親歷者和建設者,我和大家一樣,也見證著巡親村方方面面的變化。”保亭縣融媒體中心主播記者衛靜開場的一番分享,拉近了與村民之間的距離,臺下好幾名聽眾主動暢談起村莊的改變和切身感受。
在輕松的氛圍中,衛靜以接地氣的話語,向村民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系統部署,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如何實現‘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就是要推動農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衛靜話音剛落,巡親二村小組村民黃英珍接過話茬,“村里原來種植的檳榔、橡膠容易受病蟲害影響,收益不穩定。在縣政府的扶持下,我開始在林下套種斑斕葉等,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錢袋子還更鼓了。”
保亭主播記者進基層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村民互動。卓子榆 攝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如今村里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作為什玲鎮八村綠水畫廊景觀帶的第一站,我們下一步計劃利用村里的自然資源和交通優勢,發展鄉村旅游,讓村民們吃上‘旅游飯’。” 巡親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王丹的一番話讓在場村民們備感振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共話鄉村發展。
宣講活動最后還設置了有獎問答環節,不僅增添了學習趣味,同時加深了村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認識和理解。在場村民們積極參與,現場氣氛熱烈,主播記者也在互動當中介紹了許多惠民政策。(海南日報保城11月17日電)
原標題:主播記者進鄉村
責任編輯:章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