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基層
學習會開到客滾船上
■ 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10月25日下午,在海口新海港14號泊位,由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單位瓊州海峽(海南)輪渡運輸有限公司組織的一堂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會在“紫荊二十三”號客滾船船艙內舉辦。
參加學習會的30余名船員中,有廣東船員,也有海南船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尤其是提到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為瓊州海峽一體化航運融合發展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輪渡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莫曉毅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以瓊州海峽一體化的實際情況為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全省90%以上的生產生活物資、30%的乘客及所有車輛都通過瓊州海峽客滾運輸進出島。”莫曉毅說,雖然平均寬度不到30公里,然而,這條“黃金水道”的過海效率過去卻一直不盡如人意。
如何加快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同時也為助力交通強國建設出一份力?加快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成為必然。
“今年我們實現了瓊州海峽航運資源一體化,通過將南北兩岸客運船舶進行整合實現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整體效益非常明顯。”莫曉毅說,“其中最明顯的效果就是航行時長由之前的平均3個小時到4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90分鐘到120分鐘,過海旅客司機體驗感大大改善。”
莫曉毅一邊說,“紫荊二十三”號輪渡船長何現明一邊不時地拿筆記錄著,并點頭表示贊同。
在瓊州海峽客滾船上工作了近20年,何現明對黨的二十大報告里提出的“交通強國”建設感到很振奮,也對近年來瓊州海峽的變化深有感觸。
“正是因為瓊州海峽航運資源實現一體化,我們廣東的船員和海南的船員從競爭對手成為了同事,才得以在同一艘船上學習二十大報告。”何現明說,“在航行過程中,我們明顯感受到港口資源調度更有效了,基本實現船舶到港就停靠,從而減少了漂航時間,也減輕了我們的工作壓力。”
何現明還注意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們開船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過海司機旅客順利送到目的地,保障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還要讓大家的出行更便利。作為船長,接下來我將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貫徹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帶領船員一起實現安全生產,及時為過海旅客排憂解難,讓他們過海更順心、舒心、放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裝進我們的客滾船。”
17時30分許,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會結束,何現明的對講機中傳來港口調度室的聲音,“紫荊二十三號”準備裝船,19時30分準時發班。
站在甲板上,何現明望著遠方進進出出的車輛和船舶,帶著新的使命和任務,轉身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當中。(本報海口10月25日訊)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