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6日消息(記者 譚琦)“在海南體驗到比校本部更好的教育資源,開闊了視野。”到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近3個月的時間里,電子科技大學學生代清風已經現場聆聽過6名院士的講座,受益匪淺。5月26日,“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全媒體采訪調研行來到陵水,看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如何打造“留學海南”品牌和教育消費回流的探索。
5月26日,“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全媒體采訪調研行走進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記者 吳興財 攝。
“目前,教育部已經正式批復電子科技大學格拉斯哥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學院等4所高校落地試驗區,今年9月將正式辦學,海濱永久校區也將正式啟用。”跟隨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管理局副局長王臨平的腳步,記者看到,海濱永久校區已經裝修完成,下一步教學設備設施將陸續入場。在此之前,作為試驗區最大單體建筑主體結構,海濱永久校區的圖書館項目主體結構實現封頂。據悉,試驗區的建筑采用裝配式建筑比例達60%。
5月26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記者 吳興財 攝。
5月26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記者 吳興財 攝。
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指出:“以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為引領,開展好中外合作辦學,鼓勵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校獨立辦學,打造‘留學海南’品牌。”從一片荒地到一棟棟教學樓,“留學海南”品牌將在這里打響。
“我們的課程更多地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這與以往大學集中授課的方式有很大的區別,也能讓我們的思考碰撞出更多火花。”代清風的感受來源于試驗區內合作辦學的模式。據悉,試驗區實施中西互鑒、文理互通、學科互融、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管理共商的“五互一共”辦學模式,學生們實現了學在海南等于留學國外的愿景。
5月26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記者 吳興財 攝。
5月26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記者 吳興財 攝。
5月26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記者 吳興財 攝。
“當前試驗區已經引進簽約入駐的高校共有22所,其中中方院校10所,包括北京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外方合作院校12所,包括英國考文垂大學、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英國阿伯泰大學等,招生也圍繞自貿港發展的重點方向。”王臨平介紹,大批知名高校在試驗區聚集,將有利于在招生制度、辦學模式、產教融合等領域,推動教育制度集成創新,優化國際教育生態系統,為實現“留學海南”的教育消費回流提供探索。
5月26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記者 吳興財 攝。
今年9月,試驗區海濱永久校區將正式啟用,周邊社區及醫院、派出所、中小學校、商業配套等公共配套建設也正在穩步推進。王臨平說,預計到2035年,試驗區達到有三萬學生入駐的規模,實現教、科、產、城的融合發展,打造成為中外教育交流互鑒的集中展示窗口和承接國際教育消費回流的重要平臺。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