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舉行2022年建筑施工質量安全標準化交流會暨圖書館(暨國際學習中心)項目主體結構封頂儀式,標志著試驗區完成重要節點建設,配套設施提速完善驅動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試驗區管理局領導劉明、王臨平及相關承建單位等負責人出席活動,并共同見證了試驗區目前設計最高標志性建筑圖書館項目主體結構封頂這一重要的建設節點完成。
據介紹,試驗區圖書館(暨國際學習中心)是海南陵水首個大型公共圖書館,也是海南自貿港國際教育資源的重要交流平臺和窗口,更是試驗區目前設計最高標志性建筑。項目于2021年年初開工建設,總投資為66370.51萬元,擬建總面積80988㎡,建筑層數為地上主樓19層、裙房4層,地下2層,地上建筑功能主要為閱覽區、書庫、業務用房、多功能廳等,地下建筑功能主要為設備用房、停車庫等,預計于今年年底完成竣工。值得一提的是,項目裙樓設計以海南省花三角梅為原型,通過花瓣層層退臺的方式,營造交流和共享的屋頂平臺空間;塔樓設計則以燈塔為原型,打造園區制高點和中心點,隨坡就勢,依水而建,猶如燈塔般領航著求學之人探知未來的世界。
交流會上,中建五局華南公司海南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分別分享了項目質量安全標準化創建和管理經驗。與會人員還集體觀看了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應急演練,進一步加強試驗區建筑施工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管理水平,提升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能力。
試驗區管理局領導劉明表示,“圖書館項目是試驗區功能布局的重要部位,也是試驗區的標志性建筑,該項目建設主體結構封頂,為保障后續施工的順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推進試驗區的配套設施建設提速完善及實現園區高質量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作為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的重要載體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十一大重點園區之一,試驗區自2020年6月3日掛牌設立以來,壓茬推進基礎設施硬件建設,目前,園區道路、體育場、公共教學樓、生活區、實驗樓、公寓宿舍等園區運行基本功能需求設施初步具備,配套逐步成熟驅動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們已經初步具備了基本的教學、生活、體育等配套設施,條件滿足1萬名學生和老師入駐辦學需要,下一步將在此基礎上提速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到2035年能達到有3萬學生入住的規模,并且進一步實現區地融合,帶動陵水及周邊大三亞經濟圈的進一步發展,實現‘教、科、產、城’的融合發展 。”試驗區管理局副局長王臨平介紹說。
原標題: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圖書館標志性建筑項目封頂 配套設施提速完善驅動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郭微微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