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新海港碼頭船只穿梭,畫面美不勝收;夜晚,市區樓廈林立成群,充滿現代化氣息;馬路兩側,三角梅爭奇斗艷,風景讓人極目舒心——海口市秀英區正呈現生機勃勃的新面貌。
五年彈指一揮,秀英助推自貿港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區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體制機制活力持續激發;五年白駒過隙,秀英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速,招商引資結出累累碩果;五年與時間賽跑,秀英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在不斷增強。
肩負使命,奮勇前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秀英區上下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勇擔自貿港使命,錨定高質量發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做強產業、做優城市、做美鄉村、做好生態上下功夫,加快建設港產城鄉融合發展的生態之區、活力之區、文明之區。
激活黨建“紅色引擎” 凝聚強大奮進力量
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離不開高質量黨建的引領和保障。
過去五年,秀英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把黨建引領融入各項中心工作,著力加強政治思想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著力破解工作難點,在大戰大考中砥礪奮進,在服務大局中勇擔使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全區高質量發展。
3月29日晚,在轄區一小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秀英區組織動員全區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干部成立黨員干部戰斗隊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將疫情防控一線作為培養錘煉干部的“磨刀石”和干部能力提升的“練兵場”,確保疫情防控有序開展。
同時,為嚴把外防輸入關,秀英區精心選派近百名機關干部加強南港、秀英港、新海港、火車站等專班工作力量,各級領導干部敢于擔當,沖鋒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堅持24小時執勤排查,堅決守好“三港一站”,嚴把進島“最后一關”。
“3月30日凌晨3時30分,有一名旅客抵達海口后,我們查驗其行程發現很奇怪,從上海繞道鄭州來海口。在確定該旅客有上海旅居史后,我們專車專人及時將旅客送到新海港方艙單獨隔離采樣。”秀英區駐火車站“外防輸入”疫情防控組組長、區四級調研員黃根如是一名老黨員,從2020年1月至今,一直堅守在海口火車站疫情防控一線,經驗豐富。正是由于黃根如及其隊員嚴謹細致扎實的工作,秀英區才及時在火車站成功甄別1名陽性人員,并第一時間將其轉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選人用人是政治生態的風向標,是黨風政風的晴雨表。5年來,秀英區始終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過去五年,秀英區注重在工作一線考察、識別、鍛煉干部,提拔重用晉升干部330人次,占比64.2%。今年,為推動“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暨深化拓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走深走實,扎實錘煉干部過硬本領,海口市秀英區緊扣自貿港建設和年輕干部培養需要,印發了《關于開展年輕干部“成長課堂”活動的實施方案》,讓年輕干部在比業務、比思路、比擔當、比成績的過程中,達到業務共學、經驗共享、問題共商、素質能力共同提升的目的。
位于海口秀英區的海口市國際免稅城商業中心項目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26.1%,比重較2016年提升11.5個百分點,總量躍居全市第二;2021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市31.2%,比重較2016年提升1.9個百分點,過去5年總量居全市第一。
一個個亮眼的數據,是秀英區綜合實力、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發展韌性持續顯現的印證。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項目是支撐有效投資的載體。作為海口重點項目聚集區,秀英區搶抓機遇、奮力攻堅,推動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
五年來,秀英區累計完成集體土地征(租)地簽約2.1萬畝,房屋征收96.5萬平方米。海秀快速路、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五源河體育場等一批項目建成使用,新海港綜合交通樞紐(GTC)、G15沈海高速(海口段)等重大交通樞紐項目加速推進。
同時,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秀英區引進和培育一批符合該區產業發展方向、集成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產業鏈拉動作用大的領軍企業,著力補鏈、延鏈、強鏈,進一步釋放產業集群效應。
“秀英區拿出招商邀商的真情實意,區領導多次帶隊前往浙江、上海、廣東等地拜訪當地優質企業,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的交流合作,通過開展‘以園招商’‘以商引商’‘借會招商’,走出了一條多樣化的招商之路。”秀英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近年來成功引進了國家電投集團、中藍國際化工有限公司、喜馬拉雅FM基金等一批實力強、信譽好、業績優的企業到秀英區投資發展,為該區的發展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企業和項目落地的背后,離不開專業的隊伍支撐,離不開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
為充分發揮自貿港政策效益,推動招商引資,著力謀劃和培育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提效能的一批重大項目,秀英區成立了項目謀劃專班,組建一支有經濟工作背景的專業隊伍,上下齊心謀項目、推項目,擴大有效投資,實現儲備項目質量與數量齊升。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釋放創新活力,五年來,秀英區加強制度集成創新,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一枚印章管審批”“告知承諾制”“審批監管執法三向反饋”“直通聯辦”等一批改革舉措,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周末不打烊”獲群眾點贊,切實為企業松綁、為改革“清障”、為群眾增便利。
流程簡、速度快、效率高、服務優、態度好的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2018年4月13日以來,秀英新增各類市場主體8.7萬戶,吸引人才落戶4.6萬人,累計招商818批次,投資金額653.7億元。
海口秀英區火山口新大道打造綠色生態示范路和火山石雕特色路。 (秀英區委宣傳部供圖)
提升城市品質 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城市,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載體,更是人民生產生活的美好家園。
“正式通車!”今年4月15日上午,備受市民關注的秀英區火山口大道拓寬工程正式全線通車。拓寬后,火山口大道由原來的2車道“變身”為4車道,大大緩解繞城高速連接西海岸片區重要干道的交通壓力。
除了是一條疏通擁堵的“民心路”,海口火山口大道拓寬工程也因其生態為本、火山特色的建設理念,成為一條“生態路”“創新路”“奮進路”。
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避讓是原則、移栽是例外、不砍一棵樹”的生態理念,不砍樹、不占田,突出“近自然”,充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節約成本,保留原來的綠化樹、巨大的火山石頭等自然景觀,打造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綠色生態示范路和火山石雕特色路。
海口火山口大道拓寬工程的建設是近年來秀英區遵循“韌性城市”建設理念,提升城市品質,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縮影。
五年來,秀英區不斷提升城區品位,讓城市整體面貌明顯改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城市建設成效顯著,高鐵高速沿線環境整治、海秀快速路兩側和民航俯視區景觀提升加快推進。城市功能持續完善,完成27個老舊小區改造和新海村棚戶區改造。
在農村,該區牢牢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區農業總產值從2016年28億元增長到2021年34.8億元。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達到100%。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全區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1527戶727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城鄉道路平坦寬闊,公園景色優美,社區環境宜人;特色各異的美麗鄉村,綠樹環碧水……如今的秀英區,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百姓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托起美好生活 穩步推進共同富裕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五年來,秀英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著眼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讓人民群眾在自貿港建設中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
為持續提升教育發展水平,五年來,秀英區新改擴建中小學校6所,新增公辦學位1.7萬個,超額完成學前教育“兩個比例”目標,推進集團化辦學、教師“區管校聘”改革,推動“雙減”政策落實落地。
護好百姓“菜籃子”,做好民生工程。五年來,秀英區設立92個平價菜網點,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面積達1.3萬畝,全省最大的農產品一級批發市場建成運營。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在全市率先實現長者飯堂鎮(街)全覆蓋,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績效考評2020—2021年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五年來,秀英區牢牢把握“綠色發展”的科學理念,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常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98%以上。統籌推進五源河、秀英溝等水體綜合治理,永莊水庫等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強化濕地保護與修復,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建成開放,五源河治理入選全國河流生態治理十大案例。重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整治“散亂污”企業636家。
一組組民生數據,是秀英區委區政府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寫照——五年來,秀英全區民生支出98.8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以上,完成104項省市區為民辦實事。
站在新的起點上開啟新的征程,秀英區將繼續牢記初心使命,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奮力建設港產城鄉融合發展的生態之區、活力之區、文明之區,為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區和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不懈奮斗,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讓海南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譜寫秀英精彩篇章。
(海南日報海口4月25日訊)
原標題:海口秀英區奮力建設港產城鄉融合發展的生態之區活力之區文明之區
責任編輯:符金花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