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4年來,在這道國家戰略發展的時代考題上,海南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正在用實際行動書寫答卷。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即日起,海南省融媒體中心(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推出“我和我的自貿港”主題系列報道,關注制度創新、免稅、教育、醫療、生態、園區、人才、金融等相關領域的代表人物,圍繞自貿港建設、生態建設、民生領域方面,聚焦在不同崗位上努力拼搏、砥礪前行、開拓創新的自貿港建設者,以生動實例展現海南自貿港建設者的精氣神。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報道 記者蘇靚 王子遙
過去四年,海南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旅游消費領域轉型升級,不斷培育旅游消費新熱點,吸引海內外消費回流,蹄疾步穩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今天,讓我們聚焦這群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建設者、見證者。
紀定紫:緊抓時代機遇 見證海南離島免稅發展騰飛
離島免稅已成為海南一張“亮麗名片”,在政策紅利加持下,海南離島免稅蓬勃發展,吸引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銷售額節節攀升。
12年前,一個出生在海南三亞的姑娘——紀定紫,看著家鄉發展越來越好,她毅然決然地從廣州辭職返鄉。
紀定紫。采訪者供圖
海南離島免稅發展10年,三亞國際免稅城的銷售經理紀定紫是最早進入行業的海南人。她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免稅政策的發展,免稅購物額度由最初的5000元/人/年提高至10萬元/人/年,免稅商品種類增至涵蓋化妝品、酒水、電子產品等45大類,還增加了離島旅客郵寄送達、島內居民返島提貨等提貨方式……看著政策不斷調整,政策優勢不斷釋放,紀定紫為行業發展感到欣喜,更為身處行業而倍感榮耀。
如今,走進三亞國際免稅城,SK2、蘭蔻、香奈兒、TomFord、Prada、MiuMiu……各大國際品牌、數百萬商品琳瑯滿目,還有各類美容儀器等體驗式服務。近期,備受消費者關注的品牌卡地亞在cdf海南免稅官方商城開設了品牌專賣店,顧客無需排隊,即可憑離島信息線上購買。
紀定紫就職的cdf三亞國際免稅城。采訪者供圖
“我們中免集團在海南有5家店,單三亞國際免稅城2021年服務的消費者就接近600萬人次,忙碌是我們的常態,為消費者試戴、試穿、給予消費者專業的選購意見,看著他們在海南買到心儀的、性價比高的產品,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紀定紫與記者娓娓道來。
一路走來,紀定紫在三亞國際免稅城從一線銷售專員、品牌BA、店長、銷售主管一直做到了銷售部的副經理,一步一腳印,在成長中見證了海南離島免稅的發展變遷。
cdf三亞國際免稅城已成為海南離島免稅的“必打卡地”。采訪者供圖
“免稅購物已經是海南旅游的核心引力物了,我們非常期待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大背景下,我們免稅行業有更大的發展。也希望更多的海南島民能像我一樣,積極成長,積極參與家鄉建設,享受著家鄉發展成果的同時,讓自己的小日子也越過越好。”暢想未來,紀定紫有無限期許。
劉雅:玩轉“椰”文化 返鄉共建自貿港
近日,椰樹與瑞幸咖啡的聯名產品“椰云拿鐵”刷爆海口人的朋友圈,在椰格格品牌創始人劉雅看來,海南并不缺少好品牌,需要一個爆點的機會和平臺。
2008年,劉雅決定返鄉創業,回到海南傳播“椰”文化。
椰子,是海南極具代表性的水果。如何玩轉椰子,對外展現海南的特色?劉雅親自操刀設計,用椰殼制作各類椰殼包、椰殼香爐、椰殼茶葉罐、咖啡罐、筆筒等產品,實用與美觀兼具,獲得不錯的市場反響。
2020年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評選中,劉雅設計的Jinglebell·鈴鐺包,成為歷屆唯一一款全票通過獲得金獎的旅游商品。
劉雅(右一)獲得2021海南省旅游商品大賽一金一銀。采訪者供圖
“我們堅持自主原創、研發了5代椰殼包產品,通過各類渠道遠銷全球各地。”有別于傳統的旅游商品,劉雅設計的椰殼包,時尚百搭,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實用也不“違和”。
走進劉雅的辦公室,雕刻精美、小巧玲瓏的椰殼包掛滿了一整面墻,水桶包、糖果包、動物造型……劉雅告訴記者,每年生產的椰殼包約幾萬件,商品80%做出口,20%銷售國內市場,酒店、機場、各大旅游景區、景點和“海南禮物”平臺售賣。
劉雅設計的品牌“椰格格”參展海南世界休閑旅游博覽會。采訪者供圖
除了椰殼包,椰雕也玩起新潮,化身磁懸浮香爐,科技感十足。2021年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中,劉雅設計的磁懸浮椰雕香爐榮獲銀獎。“我們的香爐寄去參加國賽時,由于運輸不當摔壞了磁懸浮底座,不然還能沖擊金獎。”劉雅遺憾地說。
目前,劉雅的公司有300款產品,主營椰殼包和椰殼香爐,茶葉罐、咖啡罐年銷量幾萬件。
“春光、椰樹等海南品牌早已遠銷省外,希望游客來海南能買到特色的旅游商品。”談及未來,劉雅直言,旅游是海南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海南發展自貿港有不少政策優勢,她將扎根海南旅游業,設計富有地方特色、創新的旅游商品,傳播海南的文化與魅力。
徐芳:讓商業緊跟海南時代浪潮 為海南新能源汽車推廣添磚加瓦
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推廣,是“4·13”后海南提出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之一。而從傳統商業的角度,如何緊跟海南發展浪潮,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呢?在省會海口,海南宜欣商業負責人徐芳帶領著她的團隊,率先走出了一條銳意探索的新路。
走進如今的宜欣城,各個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幾乎悉數可見。小鵬、威馬、理想、極氪、飛凡、五菱MINI……在營的品牌已達16個之多,吸引了為數眾多的購車消費者來此享受“一站式”體驗。看著商場內的人流如織,徐芳不僅為如今的這般光景感到欣喜,更為四年前做出抓住機遇、逆勢轉型的堅決感到欣慰。
海南宜欣商業負責人徐芳。受訪者供圖
“作為新能源汽車業態進駐購物中心的‘探索者’,我們在全國范圍內都是十分領先的。自2019年海南明確提出將在2030年禁售燃油汽車后,我們便堅定了從商業角度對這一趨勢的探索與嘗試。”徐芳說道。
在4年前,社會對于傳統購物中心的普遍商業認知中,服裝與百貨仍是購物中心內當之無愧的主流業態,在購物中心內賣車是一件十分匪夷所思的事。徐芳也直言,早在2018年,就已經有國內一家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與宜欣城對接入場事宜,但宜欣最終因為傳統的商業理念而未能與其合作成行。但在2019年海南著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并出臺相關規劃后,她和她的團隊展開了詳實的研究,最終決定探索這一業態的入場。“對傳統業態的突破,其實我們也頂著來自行業內外巨大的風評壓力。但是我們始終堅信,抓住自貿港時代發展機遇是不會有錯的。”
事實也證明,徐芳的選擇十分正確。自2019年起,海南全省公共服務領域新增或更換車輛便已全部確定為新能源汽車;而在私人購車領域,海南也在持續控制燃油車增量調控指標的同時全面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使得新能源汽車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同年,宜欣城率先引進了小鵬,隨后還陸續與上汽、威馬、理想等車企簽約,在初具規模后成功吸引了廣汽、歐拉、零跑等更多知名新能源車企進駐,搖身成為了海口乃至省內居民選購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商業地標。直到今年,仍有超過十家新能源車企在積極與其對接,尋求進場機會,希望共享宜欣“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的集聚效應。
“立足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發展機遇,作為海南商業的從業者,我們也希望通過自身的創新發展,緊跟海南發展浪潮,為海南產業發展助力。”徐芳表示,未來宜欣城將繼續緊跟海南新能源汽車推廣趨勢,在商業領域為省內外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新能源車企選擇,助力海南自貿港以及海南清潔島建設。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