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底,我省共有148家院士創新平臺,涉及多個領域
百余名院士助力自貿港建設
海南日報海口9月11日訊(記者邱江華)院士是科技創新方面的尖端人才。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院士創新平臺總數達148家、柔性引進院士百余名,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強大智力支持。這是海南日報記者9月11日從省科技廳獲悉的。
今年上半年,我省新設立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12家,其中院士工作站9家,院士團隊創新中心3家,柔性引進院士10余名、院士團隊成員30余名。這些院士創新平臺研究方向涉及石油化工、生物醫藥、海洋信息、熱帶農業、新聞傳媒等領域。
省科技廳還加強外籍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我省現有外籍院士工作站24家,領銜的院士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12個國家,為我省加大國際科技合作提供了舞臺。例如,在“海南省David Craik院士工作站”支撐下,海南大學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David Craik院士在海洋藥物研發領域密切合作,協助海南大學熱帶生物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進行科研團隊和平臺建設。在此基礎上,海南大學申報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獲得正式立項批準,為海南大學藥學學科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實現海南省和海南大學在該項目上零的突破。
為發揮好院士創新平臺作用,去年底,省科技廳還首次設立院士創新平臺科研專項,重點支持院士科技成果在海南轉化應用和產業化的項目、促進重點產業學科建設的項目和帶動創新型人才培育的項目。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牽手”院士及其團隊,能為海南科技創新發展增添智力與活力,省科技廳還將繼續加強院士及其核心團隊引進工作,切實發揮院士的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推動海南自貿港科技創新事業發展。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