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2月5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王康景)百姓餐桌菜籃子一直是兩會關注的話題。記者從海口市兩會上獲悉,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1將建立降低菜價目標責任制和督查考核機制,確保15種基本蔬菜均價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按高低排名下降至中等水平。
如何保障好市民的菜籃子?正在參加海口兩會的代表委員們有什么好建議?
建議政府推行倡議價同時對市場攤位進行補貼
海口市政協委員李龍生表示,目前海口多個農貿市場正推行倡議零售價,但因為市場供求關系影響,有時會出現進貨價高于倡議價的情況,偶爾造成市場商家賠本買賣,商家將選擇不采購某些菜品,長久以往,將導致部分商品出現供應斷檔的現象。
為此,李龍生建議政府在推行倡議價的同時,可對攤位進行適量的補貼,進而保證倡議零售價能夠長久推行下去,穩定蔬菜和豬肉的價格,保障市民“菜籃子”貨足價穩。
建議實現產供銷一體化 降低供應成本
流通環節較多、集散能力不夠,導致偶爾出現部分菜價稍高的情況,這為百姓的菜籃子帶來不小的難題。
海口市政協委員舒景寶建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一批有實力、有品牌的企業建立起從生產基地到社區平價菜網點,再到百姓餐桌暢通無阻的配送體系打通產供銷一體化全產業鏈,盡可能節省流通環節,降低供應成本,同時在社區采取建立一個傳統零售+線上“一公里”服務提供體系,銷售產品主要為米面糧油肉蛋奶以及蔬菜水果等商品,全方位保障市民“菜籃子”供得上、供得穩、供得安全。
建議海口多措施平衡物價和收入使民眾受惠
海口市人大代表林貴營建議,針對蔬菜水果價格高但工資水平較低的問題,海口政府部門應該采取多種措施改善營商環境,降低蔬菜和水果價格,平衡物價和收入,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他提出幾點建議:一是打破壟斷操控和縱容市場的“魚霸”“菜霸”行為;二是在流通環節上政府職能部門應加強監管,三是由供銷部門牽頭,建立更多的平價菜市場及惠民超市;四是采取一些優惠措施大力鼓勵農民種菜,建立大型種養基地,可以考慮由政府采購調配市場。通過多種手段介入,改善菜市場經營的環境,有效降低菜價,讓民眾有獲得感。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