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計思佳 王培琳
營商環境好壞是衡量海南自貿港建設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推動營商環境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出臺營商環境重要量化指標趕超國內一流水平實施方案”等列入2021年和“十四五”時期工作任務,受到參會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的廣泛關注。
1月26日,多位代表、委員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建言獻策。
優化營商環境需共同發力
省政協委員、民盟海南省委會副主委、海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李仁君認為,在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優化的過程中,政府職能改革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必須從過去的“重管制、輕服務”轉向“管制與服務并重”。
“政府職能改革,政府的行動固然重要,但仍需要社會各界的配合。”他指出,營商環境是一個普遍性和普惠性的概念,準確評價一個地區的營商環境的好壞,不是由個別企業、個別主場主體或個別部門來評價,而要看普遍的反映,普惠性的落實,“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只有大家都說好,才是真的好。”
李仁君說,一流營商環境的運行具有交互性或互動性的特點,在政府“放管服”推進的同時也需要同步提升公民素質,形成公眾遵紀守法、誠信互助的社會氛圍,通過各部門各市場主體的交互服務,共同構建一流的營商環境。
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總商會)副主席、海南中視集團董事長劉文軍的觀點與李仁君有相通之處,他建議,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推進“放管服”改革,可以引導和鼓勵商協會組織參與其中,將部分行政職能下放到商協會組織。
“將商協會組織的功能前置,是近年‘放管服’改革的一大亮點——廣東自貿試驗區探索把服務相關行業的管理職能交由社會組織承擔,重慶自貿試驗區把政府部分職能向行業協會商會轉移,推動綜合監管體系建設。”他建議,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海南應該堅持引導行業自治,減少行政干預,把一些行政職能下放給商協會組織。比如,專業鑒定、標準制定、職稱評定、行業認證、補貼發放,以及評比、考核、年檢、培訓等公共服務和管理事項,做到“能放盡放”,這樣既能為政府減輕負擔,也能讓行業組織更好地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雙隨機、一公開”應成為常態
省人大代表、海南三卿火山文化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春雷介紹,今年省兩會期間,海口代表團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議案,建議要從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創新金融服務、加強產權保護、依法合規經營、規范監管執法、糾紛解決機制等方面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優化營商環境制度規則體系。
其中,在規范監管執法方面,該議案建議《條例》規定,要推行綜合監管清單制度,監管事項進清單,定期向社會公布;要分類分級監管相結合,一般領域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重要領域依法依規實行全覆蓋的重點監管。對不同風險等級、信用水平的監管對象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要推行執法部門間協同監管,限制非辦案類的綜合檢查,規范執法檢查和行政處罰程序,約束行政強制措施實施。
致公黨海南省委會則建議,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要加快建立以信用為中心的過程監管體系。一是加快推進自貿港一體化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動行政、社會、市場各個業務場景與信息平臺廣泛聯通,同時全面推行信用承諾制,最大化取消各類證明事項。二是以自貿港一體化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息歸集體系為依托,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三是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實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大力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大數據平臺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助力
討論中,不少代表、委員將目光投向新興技術,認為大數據平臺可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助力。
民建海南省委會建議,借鑒12345海口市民服務智慧聯動平臺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大數據平臺為基礎,以移動端為入口,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全系統的政務服務,為優化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三亞代表團也向大會提出建議,建議以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推進跨層級、跨部門數據共享難點問題的突破,運用數據共享破解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堵點,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各運營商光網、物聯網及5G網絡在三亞市落地,形成“有線+無線”交互聯通,補齊信息化環境短板。二是推動“超級大腦”等項目建設,通過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打造大數據、物聯網及5G時代下最新的政務服務創新平臺。三是加快建立政務數據共享體系,進一步破除信息壁壘,建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體系,實現省級、市級政務數據共享。四是壯大信息化產業集群,積極引進國內外互聯網500強企業,培育本地互聯網龍頭企業,壯大數據產業集群。
為企業提供創新、精準和協同服務
“我們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省人大代表,海口市政務管理局(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吳秋云表示,“十四五”期間,海口市政務管理局將堅持落實“六要六不準”,當好政務服務的“店小二”,聚焦“扎實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重點任務,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核心,以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為導向,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服務。
具體來說,一是以“一件事一次辦”為重點,實現政府流程再造。以整體政府的理念,強化部門協同,通過數據共享、證照復用、表單匯聚等手段,實現行政審批減材料、減時間、減環節、減成本。二是以“政務服務零跑動”為要點,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強化市與省平臺的深度融合,深化一網通辦,推動更多高頻事項網上可辦,實施智能審批,把“網上可辦”轉變為“網上好辦”。三是以“一號通管”“12345+”機制為抓手,搭建營商服務平臺,接訴即辦,快速解決企業反映的問題,更好地為企業提供創新服務、精準服務和協同服務。
(海南日報海口1月26日訊)
責任編輯:鄧潔儀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