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26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海口設定了哪些目標?在自貿港建設中,海口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封關運作準備有何進展?在海南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丁暉接受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采訪時分別給予回應。
推動免稅品銷售規模超過400億元
丁暉介紹,在2021年的目標確定上,海口自我加壓。
增長比例兩位數的有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今年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繼續保持第一。推動免稅品銷售規模超過400億元。
今年海口將加快江東新區建設,年度計劃投資250億元。加快推動跨國公司開展離岸貿易試點,建設國際離岸貿易示范區。強化綜保區跨境電商平臺功能,探索設立“境內海外倉”,搭建國際珠寶玉石交易平臺,培育發展保稅加工、先進制造等產業及其功能性總部,園區營收805億元。推動高新區“加工增值”項目探索落地,實施醫藥產業倍增計劃,加快全生物降解材料產業集聚,園區目標產值280億元。支持復興城產業園爭創數字經濟發展主陣地,加快西海岸互聯網基地建設,力爭互聯網產業產值超600億元。全市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50家,產值增長10%以上,研究與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2%;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8%,貨物、服務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5%和18%。
丁暉認為,新的一年任務挑戰很大,但海口將堅決扛起省會責任擔當,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市上下齊心努力、奮力起跳。
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丁暉發言。記者 劉洋攝
率先在江東新區等園區建立“標準制+承諾制”投資制度
營商環境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中舉足輕重,海口今年有何具體優化措施?
丁暉表示,軟環境關聯硬指標。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海口新增市場主體12.12萬戶,同比增長26.6%,其中新增企業5.94萬戶、增長42.3%,從側面反映了營商環境的變化。
2021年,海口要力爭再上新臺階,實現新增注冊企業增長超過100%。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極簡審批”改革獲得推廣的基礎上,堅持“六要六不準”,倡導“店小二”精神。
同時,今年海口實施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率先在江東新區、高新區等園區建立“標準制+承諾制”投資制度。簡化外資企業設立程序。提高海外人才就業創業便利度。
此外,創設“營商環境體驗官”,建立完善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系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確保2025年營商環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啟動美蘭機場三期擴建
力爭美蘭空港綜保區3月底完成海關驗收
丁暉介紹,封關運作方面,海口將從“一硬一軟”兩個方面加快推進。
硬是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新海港、美蘭機場等口岸基礎設施、監管設施和信息化系統規劃建設。啟動美蘭機場三期擴建,力爭美蘭空港綜保區3月底完成海關驗收。推進馬村港區集裝箱碼頭擴建工程、新海港區臨港物流園項目建設,加快新海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持續完善沿海治安管控和綜合執法點等基礎設施建設。
軟是管理跟進。對接國際經貿規則,在綜保區、高新區積極爭取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政策。用足用好航權開放政策,開拓加密境內外航班航線。創新“無感知”信息化監管模式,建立自貿港邊際管控體系,強化近海、岸線、島內三道防控圈有效管控。建立風險防控體系,有針對性防范化解貿易、投資、金融、數據流動、生態和公共衛生等領域重大風險。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