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李艷玫
2019年8月22日,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成立。一年來,從最初的36名會員到如今發展為77名會員。以團結和凝聚院士智慧和力量,同時匯聚國內外創新要素,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打造成為院士共同家園、政企科技智庫和成果對接平臺,提升三亞自主創新能力,為三亞經濟社會發展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借勢用力
77名院士加入
三亞是許多中外游客心中的度假天堂,也是不少院士青睞的棲息地。2016年,三亞成立首家院士工作站,目前已設立了10家院士工作站。
三亞每年吸引100多名院士來度假、康養和工作,有不少院士在這里長期開展工作和研究。三亞市用人單位與各重點領域較為穩定聯系的“候鳥”人才大約有3000人。
在院士工作站的基礎上,三亞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院士聯合會,搭建更全面、更深層次、更權威的平臺,繼續凝聚院士專家高端科技人才智慧和力量,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創新驅動力。
一年前,三亞市院士聯合會正式成立時,中國科學院院士顧瑛為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朱蓓薇、楊志峰為副會長,首批會員數為36名,集聚了海洋、醫療、科技、農業等領域院士。
“作為三亞匯聚高端人才的重要平臺,三亞市院士聯合會致力于打造三亞院士共同家園、政府頂級科技智庫、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成果轉化對接平臺和三亞形象推介窗口,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及其前沿科技項目的吸引力,促進三亞本地企業、項目與院士及其創新團隊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三亞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借智發展
團隊成果落地轉化
“在三亞市院士聯合會的協調下,我通過就醫綠色通道完成了各項身體檢查,整個過程快捷貼心。”中國科學院院士侯洵點贊三亞市院士聯合會的服務。目前,三亞中心醫院、三亞市人民醫院、三亞市中醫院、三亞市婦幼保健院、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開通了院士就醫綠色通道,解決就醫難題。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努力打造有利于科研創新的社會生態環境,搭平臺、出政策、強保障,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讓院士的智慧在三亞產生強大的乘數效應、化學反應。
據了解,三亞為院士開通了購房便捷通道、購車便捷通道、機場便捷通道、市內用車服務,全方位解決院士住房、出行、就醫等生活難題。“三亞市院士聯合會迅速解決院士的難題,為院士提供貼心的管家式服務,并且形成了一系列服務創新制度。”三亞市院士聯合會秘書長裴國民說,在構建了立體服務體系后,院士會員不斷增加,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間也增加了20名院士加入,目前共有會員77名。
作為科技與經濟,院士與政府、企業,科技界與經濟界緊密結合的創新服務平臺,經過1年的努力,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既有思想觀念方面的引導,又有科學技術方面的支撐,也有行業信息方面的扶持。
不久前,三亞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成立,其專家委員會成員由三亞市院士聯合會12位院士會員組成。當天,郝吉明、曲久輝、朱蓓薇、楊志峰、顧瑛、蔣興偉、賀泓、任洪強等8位院士從三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與相關部門進行了交流與研討,為三亞探索城市發展的新理念、新機制理清了思路和方向,增強了規劃的科學性與嚴謹性。
通過院士聯合會這一平臺,一些院士及其團隊落戶三亞研發核心技術,提升三亞科研實力及科研成果轉化水平。“目前3名院士領銜項目和9名院士聯合項目落地三亞的意愿強烈,我們將繼續發揮作用,使院士的科研創新能力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有效助推三亞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裴國民說。
據了解,三亞市院士聯合會為前景明確、市場化成熟度高的科研成果提供支持,重點協助推進朱蓓薇院士海洋健康食品產業化項目、顧瑛院士激光靶向光動力療法精準診療關鍵技術平臺項目、顧世海院士抗衰老NMN產品等落地轉化。
(本報三亞8月23日電)
原標題:成立1年來,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吸引77名院士加入 借梯登高 借智興業
責任編輯:王平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