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海口市重點項目建設的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美蘭機場二期
已由建設階段全面轉向通航投運階段
力爭今年底投用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
施工進度達到95%以上
預計9月竣工
省委黨校新校區
“綠色施工+智慧建造”雙管齊下
精準推進項目建設
11棟主體建筑全面封頂
......
擔當實干,快馬加鞭
海口各個建設現場
呈現出一片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
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新動能
“海南之窗”成形
美蘭機場二期力爭今年底投用
走進海口美蘭機場二期航站樓
值機大廳、中央商業大街等均已成形
近30萬平方米的“海南之窗”
時尚亮麗
令人流連忘返
航拍美蘭機場二期T2航站樓。海口日報記者陳長宇 通訊員陳煥智 攝
美蘭機場二期已試飛近半個月
目前已由建設階段全面轉向通航投運階段
加速構建海南自貿港最大空中門戶
力爭今年底投用
精益求精打造“四型機場”
走進T2航站樓東北指廊區域,一座大型騎樓風情建筑映入眼簾,濃郁的南洋風情撲面而來。在騎樓風情建筑內部,中間鏤空,由多層建筑構成,地面種著綠植,富有生機,抬頭再看屋頂,“花開美蘭”的獨特穹頂讓人眼前一亮。
美蘭機場二期T2航站樓內的指廊穹頂“花開美蘭”造型。海口日報記者陳長宇 通訊員陳煥智 攝
“設計靈感來自海南傳統建筑中典雅的屋頂,以海口市花三角梅為主題貫穿裝飾設計,引入‘騎樓’‘船屋’‘黎錦’等海南標志性文化元素,展示海南傳統文化。”美蘭機場二期擴建項目指揮部總指揮王貞說,同時通過中央天街的水磨石、候機區地毯,展示沙灘、海浪和絢麗多彩的自然風貌,營造熱帶海島風情。
王貞介紹,美蘭機場二期以民航局“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為指導,注重細節設計,不斷提升出行體驗,彰顯自貿港好客真情。航站樓構型實現步行距離最短,從安檢到最遠登機口僅需5.5分鐘。機場助航燈光更是采用國際最為先進的三類盲降系統,大幅減少天氣對出行的影響。
美蘭機場二期T2航站樓內的值機島。海口日報記者陳長宇 通訊員陳煥智 攝
打造最大機場免稅商業區
海南離島免稅新政給美蘭機場二期帶來了新機遇。該項目聯手中國中免,以“行云流水、奇幻色彩”為主題,打造全國最大的機場免稅商業區,商業面積占航站樓總面積的11%,目前已引進548個國際知名品牌商家。美蘭機場二期在改變出行定義的同時,也為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升級和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提供一流承載空間。
從海口出發,飛向世界。王貞表示,項目建成投用后,美蘭機場將形成南北雙跑道運行格局,實現航空、環島高鐵、城際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便捷轉換,成為海南自貿港對外經貿交流的重要門戶,打造海南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區域門戶樞紐,將加速推動江東新區總部經濟、臨空產業蓬勃發展,助力海南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海口日報記者曹馬志 通訊員陳煥智)
“海鷗”展翅欲高飛!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預計9月竣工
俯瞰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
猶如一只展翅欲高飛的白色“海鷗”
與相鄰的會展中心一期場館相呼應
本月底
項目所有工作將基本完成
在經過調試階段之后
預計9月竣工
8月12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主序廳,工人在一臺臺小型升降機上忙碌著。海口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穩步推進 項目進入收尾期
記者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主序廳內看到,格構玻璃幕墻的安裝和室內裝修已基本完成,潔白的框架四面環繞,透過玻璃幕墻向外望去,碧藍天空潔凈如洗。一臺臺室內小型升降機上,工人正在進行打膠作業。
“目前施工進度達到95%以上,8月13日開始鋪瀝青。”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負責人施志全介紹,待室外景觀、廣場、道路等配套工作做完,項目便基本完工,進入地上和地下調試階段。經過調試階段之后,預計9月竣工。
工人頂著烈日在屋頂焊接鋼結構。 海口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打造多功能復合型會展綜合體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于2018年11月開工,地上為局部兩層建筑,主要功能包含主序廳、前廳、展館、展館兼會議、會議中心、車庫及會展配套等,將與會展中心一期連接成為有機整體,成為集舉辦展覽、會議、宴會、節慶賽事等活動于一體,具有高度靈活性的多功能復合型會展綜合體。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建好后,可以承辦展覽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國際大型展覽會,對區域內的相關配套產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海口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將以國際性會議、定期論壇和品牌展覽作為主要產品方向,推動會展業不斷向國際化、規范化、品牌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海口日報記者 鄺曉霞)
8月12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主序廳,工人正在安裝天花板。海口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綠色施工+智慧建造”!
省委黨校新校區11棟主體建筑封頂
省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
目前迎來了重要節點
11棟主體建筑已完成封頂
建成后將作為
海南培養和輸送優秀干部的教育基地
省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所有建筑主體結構完成封頂。海口日報記者 蘇弼坤 攝
新技術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在工程施工中,應用灌注樁注漿技術、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等新技術,不僅確保工程結構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功能,也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省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負責人廖飛介紹,工程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保證了工程質量和安全,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為施工企業增強了后勁,提高市場競爭力。
記者走進施工現場看到,雖然烈日當頭,但是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施工、清運著廢棄材料,并為每一棟建筑裝飾裝修。記者了解到,該項目還采用了金屬矩形風管薄鋼板法蘭連接技術及設備減振技術等,由于這些新材料及新工藝在項目中首次運用,施工方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逐層落實培訓,有效地保證了工程施工質量。
跑出建設“加速度” 增添人才新動能
噪音的控制對綠色建造尤為重要。“我們在現場安裝噪音檢測儀,保證噪音整體處于可控范圍之內,并采取部分措施降低整體噪音。”廖飛介紹,施工中采用了隔聲屏及隔聲罩,有效阻隔噪聲的外傳。
此外,該項目采用基于BIM的智慧工地平臺管理系統,在施工現場布置各種傳感器設備和無線傳感網絡,將各類數據集成至自主開發的智慧工地云平臺中,實現對施工現場的全面監控與分析。
“現在11棟主體建筑已完成封頂,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及其他方面的施工。”8月12日,省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負責人廖飛介紹道,建成后,將作為海南省培養和輸送優秀干部的教育基地,為海南自貿港發展增添人才新動能。(海口日報記者 張熙宇)
原標題:奮力逐浪自貿港!海口重大建設項目進展搶先看→
責任編輯:許海若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