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省內外企業看好自貿港建設下的休閑漁業發展機遇
休閑漁業成投資新賽道
近日,在三亞天涯海角景區,游客出海海釣。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近日,在三亞天涯海角景區,游客出海海釣。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陳韌銳
近日,海南勤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勤富有一件開心事:注冊的新公司名字“海南七洲海洋休閑漁業有限公司”申報成功了。他逢人就說,“這名字寓意好,事情一定能辦成!”
布局發展休閑漁業,周勤富醞釀已久。作為海南省羅非魚養殖規模最大的水產企業,休閑漁業融合三產發展,有望讓這家有著35年養殖羅非魚歷史的企業再添新翼。
發展休閑漁業是海南建設自貿港的重要內容。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動休閑漁業試點促進休閑漁業健康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休閑漁船管理規范、休閑漁業經營主體等予以明確,推動漁業轉型升級、漁民轉產轉業。這意味著,我省海洋休閑漁業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兑庖姟芬怀雠_,讓原本青睞休閑漁業的各路資本沸騰,越來越多的省內外企業欲在海南休閑漁業這塊產業版圖上分得一杯羹。
補鏈升級 海南“羅非魚大王”從魚到漁的升級之路
熟悉周勤富的人,都知道關于他的“一條魚”的故事:
從養殖羅非魚、人稱“海南羅非魚大王”,到發展羅非魚加工出口,年產品銷售額近5億元人民幣,周勤富帶領的勤富集團研發生產的各類水產品已有50多種,勤富羅非魚產品已“游向”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一些關注休閑漁業的投資者,對另一條“漁”的故事或許也不陌生:
養殖一條金鯧魚的成本是7元,拿到市場上售賣價格并不高。但是換一個思路,吸引游客給魚喂食可以賺30元,吸引釣客坐船出海垂釣,按照釣魚58元、船費100元/次計算,魚的身價漲到188元;如果再吸引游客到漁家樂吃飯,按照每人80元的消費標準,魚的身價漲到268元。
從7元到268元,魚的身價倍增,這是休閑漁業產業起了作用。從魚到漁,從一產到三產,周勤富看中了這個投資風口。
周勤富認為,海南島四周環海,公司所在地文昌擁有七洲列島、馮家灣、八門灣等豐富的漁業資源,其中七洲列島被國際釣魚協會(IGFA)認定為“世界第三大海釣釣場,垂釣資源豐富。
“自貿港建設釋放更多休閑漁業政策紅利,帶來更多制度創新,我們十分看好休閑漁業的發展,希望未來能打造豐富的休閑漁業新業態,建設一個海上休閑娛樂平臺,舉辦一批有影響力的海釣賽事。同時,這是一次難得的企業延伸產業鏈的機會,將一產二產三產真正融合發展。”周勤富說。
前些年,不少漁民跟著周勤富一起養殖羅非魚,賺了些錢。但是近幾年隨著生態環保要求提高,不少漁民面臨退塘還濕還林、轉產轉業的壓力。
周勤富說,“我希望發展休閑漁業,以此幫助更多的漁民實現二次創業!借自貿港建設東風,希望休閑漁業就像我們的羅非魚一樣,從小到大,從魚到漁,游向世界。”
據介紹,接下來,海南七洲海洋休閑漁業有限公司將結合漁民轉產轉業需求,和漁民合作社合作,改造升級一批漁家樂、民宿,吸納漁民就業;給一些有潛力的漁村注入文化IP,給文昌打造“玩海”新名片,并把文昌打造成網紅打卡地。
資本競逐 省外企業紛紛組團到瓊“淘金”休閑漁業
休閑漁業,不僅吸引了省內企業的投資,一批省外企業也組團到海南“淘金”。
8月6日,四川凱邁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永杰又來到海南,這是他自去年11月以來,第7次來海南考察休閑漁業,而在一周前他才剛來過海南。
“這幾趟,我們主要去三亞、瓊海、文昌、樂東等市縣調研休閑漁業碼頭、港口資源。”任永杰說,休閑漁業一頭連接著漁業旅游資源,一頭連接著漁民轉產轉業,中間的連接點是船。作為新能源企業,希望能在打造新型能源船上發力。
去年年底,四川凱邁有限公司、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712研究所、中國鐵建港航局、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組團來海南考察休閑漁業產業發展。
“前期我們花了很多心血去考察,我們一致認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海南具備投資發展休閑漁業的優勢。之所以這么多企業組團來,是因為在不同領域大家各有長處,我們希望能抱團在海南布局一個完善的休閑漁業產業鏈。”任永杰說。
沒想到,好消息紛至沓來。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并指出,發展休閑漁業。隨后,《意見》出臺指出,我省休閑漁業將大力發展“五個一工程”,其中包含將投放一批清潔能源休閑漁船。
“休閑漁業產業,既要靠技術又要靠資本。要有集團化的投資或者集群化的資本以及研發技術的輸入,才能把海南休閑漁業打造成一個具有商業價值的產業體系。”任永杰表示,在自貿港建設背景下,企業在稅收、建設用地、營商環境等方面都會享受紅利,他們投資產業發展的目光將會放得更長遠,希望能在海南打造一個休閑漁業智能制造基地,并輻射全國。
中鐵建集團港航局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海南分院院長李燕密切關注海南休閑漁業發展的“一舉一動”。“我們計劃在海南改擴建、新建一批智能碼頭和智能漁港,同時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做好近海終端配套服務。”李燕說,“接下來,海南將在市縣試點休閑漁業,期待政府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有政策匹配,基礎設施的運作才能‘動起來’。”
揚帆啟航 我省將開展一批休閑漁業試點
將海洋漁業作為千億級產業打造
日前,“海南省加快休閑漁業健康發展”新聞發布會透露,今年9月海南將啟動休閑漁業試點工作。
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陳良表示,我省將以漁業轉型和漁民專業為方向、以養殖業和休閑漁業為重點,將海洋漁業作為千億級產業打造。休閑漁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各路資本都十分關注休閑漁業的發展,我省也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尤其是近期將開展一批休閑漁業試點,資本在造船業、海洋牧場、海上休閑平臺、美麗漁村和民宿建設等方面都大有可為。
此外,《意見》也指出,鼓勵民間資本采取多種形式參與休閑漁業開發和經營。鼓勵金融機構對信用狀況好、資源優勢明顯的休閑漁業項目適當放寬擔保抵押條件,并在貸款利率上給予優惠。
“目前,???、文昌、瓊海等市縣都在積極準備試點籌備工作。協會在省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建立完善休閑漁業船舶及人員的報備監管調度系統,引入相關保險產品,在各個碼頭配套救援隊伍,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為試點工作提供安全保障。”海南省漁業休閑協會執行會長朱龐表示,接下來,協會還將在近期舉行海釣裁判培訓和導釣員培訓,漁民可積極報名參加,拿到相關證件后可上崗就業。“隨著休閑漁業的發展,會涌現一批類似海釣裁判員和導釣員的新職業,將吸納更多的漁民就業。”
“我們希望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民’的模式發展休閑漁業,帶動更多漁民轉產轉業。”周勤富說,海南休閑漁業才剛剛啟航,期盼更多的政策細則落地,希望它將來能乘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和漁民一起乘風破浪。(本報海口8月9日訊)
我省休閑漁業將大力發展五個一工程
創建認定一批全國精品休閑漁業示范基地
創建一批海釣賽事基地
創建一批休閑漁業小鎮和美麗漁村
創建一批有影響力的賽事節慶活動
投放一批清潔能源休閑漁船
“玩法”多一點>>
“疍家漁排”
疍家漁排。資料圖
位于海南陵水的新村港,擁有世界一流的海水養殖基地和全國最大規模的石斑魚養殖基地。這里居住著許多疍家人,疍家人靠打魚為生,以舟楫為家,民俗風情濃郁。
在陵水的疍家漁排品嘗當地特色海鮮是一種特別的經歷。當太陽漸漸在海平面消失,新村港變換了色彩,疍家漁排上點起了燈火,橘黃色的倒影讓海水更加多情。
瀨尿蝦、琵琶蟹、雞腿螺、椰子魷魚是這里頗受歡迎的菜品,此外,有一種美食已經成為招牌,慕名而來的食客眾多,那就是“刺鼓魚”粥,因為味道鮮美被譽為“天下第一粥”。
刺鼓魚。資料圖
瀨尿蝦。資料圖
雞腿螺。資料圖
休閑海釣
三亞天涯海角景區,游客在網箱養殖場海釣。
三亞蜈支洲島被海釣愛好者稱為“三亞第一海釣場”,該地海產豐富,擁有金鼓鰻、蘇眉、白毛、章紅、橙斑等各種特色魚類資源,曾有過“一小時兩冰箱牛港”的海釣最高紀錄。
萬寧海釣。
萬寧、文昌也擁有不少傳統的天然漁場,魚類資源非常豐富。其中,文昌七洲列島還被國內外釣友譽為“海釣天堂”,是國際釣魚協會(IGFA)認定的“世界第三大海釣釣場”,由南峙、對帆、赤峙、平峙、狗卵脬、燈峙、北峙等7個島嶼組成。
潭門“趕海”
游客在潭門“趕海”。資料圖
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采集海產品,稱為“趕海”。在潭門“趕海”期,每到傍晚時分,退潮的潭門灣的巨大灘涂地上會出現各種貝類、螃蟹、魚類等海洋小生物,許多游客領著家人一起,一手拎著桶或網袋,一手拿上鏟子或鐵鍬,盡情地“撿起”快樂,收獲新鮮的海貨。
瓊海潭門港碼頭海產品交易繁忙。蒙鐘德 攝
海景民宿
西島的美麗風光。
說到民宿,不能不提三亞西島。
三亞西島全稱西瑁洲島,是海南省沿海的第二大島嶼,距三亞市區僅8海里。
西島特色民宿。資料圖
近年來,三亞市政府對西島社區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對漁村的碼頭、道路、社區廣場、菜市場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海上書房、西島文創館、女民兵展館等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建成。2017年11月,西島漁村一期建成,漁村與景區的圍墻大門正式開啟,景區和漁村資源相融合。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