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4日消息(記者 汪慧)一流園區是海南加快建設自貿港的重要載體。以重點園區為抓手,海南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扎實推進招商引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項目推進、企業服務上,不斷推動重點園區建設發展“加速跑”。今年上半年,海南重點園區共引進企業和項目1000多個。
園區高質量發展為自貿港建設積蓄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自6月同步掛牌以來,11個重點園區的發展呈現怎樣的特點和亮點?有哪些項目和企業值得期待?記者追蹤到園區最新近況,進行了梳理。
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江東新區:
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最集中區域
位于海口市東海岸,規劃范圍約298平方公里,分為東部生態功能區和西部產城融合區。江東新區緊密圍繞海南“三區一中心”的發展定位,以都市型產業為主要形態,聚焦“三大兩新”(大物流、大航服、大保障、新消費、新展貿)核心功能,著力構建“臨空經濟+服務經濟+生態經濟”的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體系,著力打造成為“海南智匯中樞,都市產業范本”。
發展亮點:
今年海口江東新區計劃總投資195億元,主要用于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高起點謀劃產業布局,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投產。目前,園區內的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全面進行中,8月1日,海口江東新區連接海口城區主干道路已正式通車。
海口江東新區探索創新投資服務模式,推動投資項目加快落地,已經吸引了兗礦集團、中國銀行、大唐集團、山東能源、國投集團、中國石化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成為全省世界 500強企業投資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海南自由貿易港洋浦經濟開發區:
洋浦港已開通內外貿航線31條
是我國第一個由外商成片開發、享受保稅區政策的國家級開發區,是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和國家首批綠色園區。園區以油氣化工、油氣儲備、大宗商品及國際能源交易、國際港航物流、海洋裝備為主導。
發展亮點:
今年以來,洋浦經濟開發區出臺了“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的10項優惠政策”“優化營商環境的10項措施”“提高口岸通關效率的10項措施”“鼓勵引進人才的10項措施”和“國內外投資人才公開招聘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基礎設施水平提升方面,洋浦保稅港區內近1.2萬平方米的外貿倉庫已經建成;6棟標準廠房預計將在今年9月底竣工,企業只需配套相應設施,就可以實現“拎包入住”。
今年上半年,洋浦經濟開發區注冊企業達到5600家;洋浦港已開通內外貿航線31條。洋浦經濟開發區建立了人才服務中心,通過各種渠道引進各類人才1000余人。
為落實更加開放的船舶運輸政策,在新設立的“中國洋浦港”船籍港,今年6月以來,先后兩艘中遠海運的貨輪注冊登記,年內計劃完成20艘船舶注冊登記。
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
10家醫療機構開業運營 17家機構在建
園區定位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尖端醫學技術研發和轉化基地,國家級醫療機構集聚地,臨床醫學中心,中醫特色醫療康復中心等,是中國內地唯一真實世界數據應用的先行區。
發展亮點:
自集中掛牌以來,樂城先行區新開工建設項目6個,累計總投22.73億元,已完成投資2.78億元,占比12.23%。其中兩個為產業項目,分別為海控樂城標準醫院和招商樂城國際花園。海控樂城標準醫院作為海南省公共衛生補短板的基礎配套項目,是“探索將品牌、商標、技術、管理等以特許經營形式,支持引進國內知名公立醫療衛生資源”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招商樂城國際花園是樂城先行區第一個建立人才公寓、商業綜合配套服務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為樂城先行區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目前園區已經有10家醫療機構開業運營,醫療體系逐步完善,還有17家機構在建,更多機構陸續入駐中。
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園區已有注冊企業3120家
海南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涵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重點園區之一,高新區培育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高新技術企業,醫藥產業也成為全省的支柱產業,進入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全國前40強。
發展亮點:
園區目前在建工地項目集聚了5468名工人、59臺塔吊、240臺挖掘機和推土機,數量超前兩年總和。目前,園區共有注冊企業3120家。其中,2018年4月13日以來,園區新增注冊企業2082家;今年3月以來,園區新增注冊企業650家。
今年3月以來,簽約項目20個,合同投資總額41.76億元,預計達產年產值51.73億元、年稅收4億元。3月以來,新開工項目20個,總投資32.8億元,包括醫藥產業、文旅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竣工達產后預計新增年產值37.19億元、年稅收8.13億元、就業崗位約3210個。
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綜合保稅區:
400多家企業先后落戶
海口綜合保稅區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海南唯一的綜合保稅區及2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之一,是目前海南開放層次最高、外向經濟集聚度較強的園區。
發展亮點:
園區大力發展保稅加工制造、保稅物流、跨境電商、整車進口、現代金融、保稅文化、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產業,目前吸引了400多家企業先后落戶。
下一步將充分發揮 “自貿港+綜保區” 疊加比較優勢,對保稅免稅倉儲分撥、流通加工、鉆石珠寶加工展銷、跨境電商及國際物流配送等7個重點產業招商方向,加速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服務型園區。
海南自由貿易港文昌國際航天城:
路網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是首個濱海發射基地,起步區重點打造“四基地一中心”,即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產業基地、空間科技創新戰略產業基地、創新融合示范產業基地、航天國際合作產業基地和航天數據中心。重點發展航天高端產品研發制造,航天發射及配套服務,空間科學技術服務與應用,航天大數據開發應用,國際航天交流合作以及“航天+”涉及的教育、金融、會展、旅游、生命科學等產業,覆蓋航天產業鏈條的主要部分。
發展亮點:
“三橫五縱”路網工程已于7月中旬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穩步推進文昌學校二期工程項目,各項工作按計劃開展;持續推進與國防科工局、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等為代表的航天產業項目合作,爭取航天重大產業項目盡快落地;以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為基礎,加快制訂文昌國際航天城招商引資政策。近期陸續將有人員入職管理局,航天城運營管理團隊將得到持續壯大。
海南自由貿易港三亞崖州灣科技城:
100套人才公寓交付使用 可拎包入住
主要由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科教城、南山港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中轉基地五部分構成。致力于建設成為陸海統籌、開放創新、產業繁榮、文化自信、綠色節能的先導科技新城。園區以深海科技研發與應用、通用科技產業、海洋配套產業、南繁科研、種業科技、熱帶農科、農業服務、農科旅游等產業為主導。引入全球動物、植物、微生物種質資源。
發展亮點:
今年,崖州灣科技城計劃建設項目135個,總投資90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0億元。1月至6月新開工項目26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88億元。
教育、醫療、文化、安置區、人才房、商業配套項目等已全部啟動開工建設,其中夢嘟嘟幼兒園和三亞寰島實驗小學已投入使用,深海科技城中學、科教城幼兒園、科教城九年一貫制學校正加快推進建設,計劃明年9月開學;100套人才公寓交付使用,可實現拎包入住;國康醫院門診大樓已竣工,科技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試營業,啟動建設南繁科技城綜合醫院。
目前,崖州灣科技城共完成市級或園區協議簽訂127份,其中2019年簽訂協議47份,2020年1-7月簽訂協議80份,完成招商企業注冊300家。
海南自由貿易港三亞中央商務區:
10余家郵輪游艇企業入駐
三亞中央商務區總規劃面積442.51公頃,分為鳳凰海岸、東岸、月川、海羅四大片區,統籌和推動三亞總部經濟及三亞郵輪游艇產業園的建設管理工作,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園區重點發展總部服務配套、自貿服務、文化藝術綜合消費、設計咨詢等。
發展亮點:
已有中國大唐集團海外控股有限公司、海南復星旅游文化投資公司、大悅城(三亞)投資有限公司、大家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200多家企業在三亞商務區完成注冊或遷入,其中已注冊的 500強企業達9家,另有70家企業的正在辦理注冊手續。從產業類型看,涵蓋現代商貿、郵輪游艇、專業服務、金融服務、文化休閑和其他行業。
郵輪游艇產業方面,目前已有三亞世天郵輪有限公司、三亞藍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 10余家郵輪游艇企業成功入駐中央商務區。全球游艇制造前10名的法拉帝亞太集團、海星游艇集團等多家游艇公司也已達成入駐意向。
海南自由貿易港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
外部道路加緊修筑當中
是教育部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的先導項目,培育有影響力的教育機構及教育服務機構,打造國家級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高素質、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留學重要目的地。著力打造新時代中國教育對外開放新標桿的集中展示窗口。
發展亮點:
試驗區創新實施“規劃、課題、勘察、咨詢、設計”一體化園區項目建設工作新模式,把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分散的招標方式和串聯的開展方式,創新性地轉化為集中工科招標和并聯開展的新方式。實施新模式后,前期工作時間整體上縮短19個月的時間。
目前已簽約入駐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三所高校,在籌備引進國際知名大學合作辦學,爭取在2021年9月開始辦學。
試驗區正加快推進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目前外部道路正在修筑當中,將于9月18號建成通車。9月18號之后,中國傳媒大學等3所學校的校舍、圖書館等項目將開始動工。第二批“三縱六橫”9個主干路網項目預計11月中旬動工建設。
海南自由貿易港生態軟件園:
上半年新增入園企業1029家 同比增長61%
是海南互聯網信息產業主要載體和平臺,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重點發展“一區三業”,即海南自貿港區塊鏈試驗區、數字文體、數字健康、數字金融等重點產業。致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騰訊生態村、百度生態村等一批百億級產業項目先后落戶園區。
發展亮點:
園區二期海南生態智慧新城的首個百億級項目——海南騰訊生態村一期已建設完成,已于7月1日起面向全球招商,企業注冊后可立即裝修入駐辦公。
海南生態軟件園上半年新增入園企業1029家,同比增長61%,入園企業總數達5862家,實現稅收17.13億元,同比增長21.77%,區塊鏈試驗區匯聚了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中科計算區塊鏈創新研究院等知名企業。
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
注冊企業累計超過1300家
園區打造港澳臺、跨國企業離岸基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產業聚集區,和產、學、研、住、娛一體國際化社區型園區。一區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占地78.6畝,建筑面積8萬㎡,重點打造眾創空間聚集區和互聯網產業生態鏈。二區復興城西海岸互聯網總部基地位于海口文體和行政生活圈的西海岸南片區,占地256.8畝,建設建筑面積約90萬㎡,投資約90億元,重點打造數字經濟總部集聚區和國際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發展亮點:
復興城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發展以數字貿易(數據跨境流動、跨境電商、數字內容、數據服務)、智能物聯(集成電路、智能家居、智能汽車、5G)、金融科技(區塊鏈、交易所、產業基金、互聯網金融)和國際離岸創新創業四大產業集群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
已基本形成以阿里巴巴、今日頭條、愛奇藝、映客直播等互聯網龍頭企業帶動的互聯網產業生態鏈。目前注冊企業累計超過1300家,6月至今新增企業307家,新增企業包括北京趣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美集團、海南思行科技有限公司、貝克鏈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貝寶(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等。
100秒!速覽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
中英雙語 | 11張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名片來了
▼▼▼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