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于開展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跟蹤監督工作的意見》
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通訊員 陳勇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跟蹤監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便于各方準確理解開展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跟蹤監督工作的目的、意義、原則和具體操作路徑,日前,《意見》起草組相關負責人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對《意見》進行解讀。
問:請問開展跟蹤監督的背景是什么?
答:當前,海南正在建設自貿港,改革越深入、建設越加快,黨員領導干部面對的考驗越艱巨,我們面臨的全面從嚴治黨形勢就越復雜。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近幾年將會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據專家估計會有萬億規模的投資。
從近年查辦的腐敗案件來看,工程和土地領域腐敗易發多發,幾乎所有的大案要案都涉及工程腐敗問題。因此,面對這些工程項目的巨額投資,必須扎緊制度的籠子,進一步落實各級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防范工程項目和土地出讓領域的廉潔風險,為加快自貿港建設營造良好的紀法環境和公平競爭環境。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在海南調研時就指出,要緊緊圍繞自貿區自貿港規劃、建設、管理這件大事,一開始就要監督,全過程跟蹤監督,重點項目重點監督。省委高度重視整治工程和土地領域腐敗問題,將該領域的跟蹤監督工作列入今年常委會工作的要點,并召開省委常委會審議了《意見》。七屆省紀委四次全會也將開展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跟蹤監督作為加強政治監督的重要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
問:跟蹤監督的范圍是什么?主要突出哪些監督重點?
答:我們把全省使用財政資金和政府性債務資金投資的基礎建設項目和公共設施,以及政府以招拍掛或協議出讓方式供應國有建設用地、用海使用權的投資項目全部納入跟蹤監督范圍,實現全省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跟蹤監督全覆蓋。同時,考慮到全省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較多,監督不可能平均用力,因此《意見》提出要在監督全覆蓋的基礎上突出重點項目,把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保障、農村基礎設施等民生項目,以及納入省、市縣年度重點投資計劃的項目作為監督的重點。
問:開展跟蹤監督要把握哪些原則?
答:《意見》明確了開展跟蹤監督的六項原則。一是堅持全面覆蓋原則,按照省委要求,跟蹤監督要實現對包括鄉鎮村在內的所有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全覆蓋。二是堅持分級負責原則,省本級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的跟蹤監督工作,由省跟蹤監督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市縣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跟蹤監督工作,由各市縣跟蹤監督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三是堅持預防為主原則,跟蹤監督側重日常監督、過程監督,突出事前事中監督,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做到監督關口前移、做實監督、增強實效,體現了把監督挺在前面、把紀律挺在前面的監督理念。四是堅持齊抓共管原則,《意見》明確整合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等監督力量,還要督促政府整合市場監督、土地執法、海洋執法、漁政執法等行政執法力量,實施有效監管,形成整體監督合力。五是堅持“誰建設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業主單位履行公共工程項目實施主體責任,對項目廉潔風險防控負總責;市縣政府履行土地出讓項目主體責任,對項目廉潔情況負總責;行業監管(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廉潔風險防控監管職責。六是堅持公開原則。《意見》突出公眾參與,發動群眾監督,明確除法律法規規定不能公開的事項外一律公開,切實增強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實施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從源頭上防范廉潔風險。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都要進行網上公示,設立舉報箱、公告欄等,讓每一名群眾都知道我們在開展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跟蹤監督,讓每一位參與工程項目建設的人員、負有審批監管的人員都知曉自己時刻受到紀法的約束和群眾的監督。
問:業主單位如何履行廉潔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
答:剖析我省工程和土地領域查辦的一些腐敗案件,之所以屢屢出現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為此,《意見》明確“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業主單位履行廉潔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其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分管的班子成員是主要責任人,具體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跟蹤監督重在預防,主要是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小管涌”淪為“大塌方”。業主單位相關領導要履行好“一崗雙責”,可以通過采取簽訂廉潔承諾書、排查廉潔風險點、組織開展廉潔教育、制定廉潔風險防控清單等措施,做實日常監督、過程監督,從點滴抓起、從具體問題管起,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理,把小毛病、小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問:如何壓實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
答:工程和土地領域腐敗案件頻發,一個重要原因是看似很多部門都在管,實際是少數部門在管,可能還管得不到位。為此,《意見》明確行業監管部門履行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的監管責任,通過制定工程項目廉潔風險防控行業監管方案、定期對監督管理事項開展監督檢查、對工程項目廉潔風險點進行梳理、研究防范化解廉潔風險的措施、建立廉潔風險防控監管清單、適時開展專項治理等方式開展監督管理,并在職責范圍內對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的規劃、批復、設計、實施和驗收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督,發現問題及時預警提醒,及時整改糾偏。
問:紀檢監察機關、巡視巡察機構、審計機關如何履行監督責任?是否存在交叉重疊?
答:開展跟蹤監督主要是貫通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等監督力量,不是搞疊床架屋、另起爐灶。紀檢監察機關派駐(出)機構對駐在部門的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進行近距離、全天候、常態化的監督,實現日常監督全覆蓋。巡視巡察機構依職責對列入年度跟蹤監督任務計劃的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開展專項巡視巡察,視情開展機動式巡視巡察或巡視巡察“回頭看”;審計機關依職責對列入年度跟蹤監督任務計劃的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開展專項審計、跟蹤審計,他們監督的形式不一樣,監督的項目也不交叉、不重疊,但監督工作計劃安排是統籌的,信息、成果也是共享的。
問:開展跟蹤監督工作建立了哪些工作機制?
答:為保障跟蹤監督工作順利推進,《意見》明確建立九項工作機制,通過建立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讓項目清單化管理制度,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建立信訪舉報件轉辦督辦工作機制,對信訪舉報件按照職責權限,及時處置、轉辦、督辦、反饋,做到精準高效、銜接順暢;建立問題線索雙向移送機制,對跟蹤監督中發現的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優先受理、優先研判、優先處置、及時反饋;建立跟蹤監督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跟蹤監督工作情況,反饋解決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落實;建立不定期抽查機制,對紀檢監察機關、巡視巡察機構、審計機關履行監督職責情況進行突擊抽查,監督職責履行不到位的同樣也要處理。同時,《意見》還明確了建立信息共享和預警處置、信息報送、通報曝光、跟蹤監督結果運用等制度機制,切實保障跟蹤監督工作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問:在跟蹤監督工作中如何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精神要求?
答:海南處于改革開放最前沿,迫切需要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大膽闖、大膽試。但探索就有可能失誤,做事就有可能出錯,洗碗越多摔碗的幾率就會越大。只有組織敢為干部擔當,干部才會有底氣。因此,《意見》提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把是否有利于激勵黨員干部履職盡責、敢于擔當作為重要標準,區別對待跟蹤監督期間和其他情況下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區別對待無意過失和明知故犯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區別對待無明確限制的不當行為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在強化責任約束的同時,鼓勵創新、寬容失誤,不斷激發廣大黨員干部投身自貿港建設的最大能動性。
(本報海口6月13日訊)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