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教授張東獻:
新時代賦予“全健康”六大內涵
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教授、南國智庫與海南南海健康產業研究院聯合課題組高級研究員張東獻博士認為,“全健康”更符合我國國情和新時代發展需求,更有利于在中國推廣普及;新時代至少應該賦予其六個方面的內涵,即全生命健康、全球健康、全方位健康、全周期健康、全因素干預和全政策保障。
1.全生命健康
其一是人與動物健康。“全健康”的目標是提高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健康水平。它致力于把人類醫學、動物醫學和環境科學相結合以改善人類和動物的生存及生活質量,從而實現人類、動物和生態系統的最佳健康。其二是全人群健康,“一個不少、一個不落”,簡單說就是達到全民健康覆蓋。
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全民覆蓋,正在實施的健康中國戰略,也要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
2.全球健康
“同一地球、同一世界、同一健康”是“全健康”理念所倡導的全球健康目標。新冠肺炎短時間內在全球蔓延流行,告訴我們全球化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健康帶來了挑戰,傳染病很容易從地方性疫情演變成全球性災難。
我國一貫堅持開展全球健康治理,是醫療衛生領域國際合作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踐行者。在我國遭受新冠肺炎嚴峻考驗的情況下,仍主動提供國際援助和分享防控經驗,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使命和擔當。
3.全方位健康
從健康內涵上講,全方位健康不僅是指生理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會健康、環境健康等方面。從服務內容上講,應涵蓋傳統的預防、治療、康復、養老、臨終關懷等,也應有新興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養生保健、保險服務等;從服務提供手段上講,包括中醫、西醫、運動治療、營養治療、音樂治療、氣候治療等;從服務場所來講,健康服務需要基層、醫院、養老院等各類機構合理分工,有效協作。
4.全周期健康
全周期健康是指覆蓋每個人從生到死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全健康”理念一是指每一個生命階段的人群,包括生命孕育、嬰兒出生前后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階段。二是應強調每個人全生命階段的系統連續性服務。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搭建起了醫療衛生服務的“四梁八柱”。因此,需要用“全健康”理念指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盡快建立以人為中心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體系。
5.全因素干預
全因素干預是指對影響健康的所有因素進行干預。“全健康”理念關注健康影響因素,致力于改善人類、動物和環境健康,以實現最佳生態健康的目標。
近年來,我國針對影響健康的復雜因素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作為改革的重點,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形成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強大合力。
6.全政策保障
全政策保障主要是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這是WHO提出并倡導的,是針對健康的宏觀社會和經濟決定因素,采取跨部門行動的一種策略。
近年來,我國重視健康政策的制訂,十九大報告中又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先后出臺《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新《環境保護法》、新《食品安全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法規和政府行動計劃,為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記者 王洪旭)
責任編輯:邱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