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在整理臺賬資料。本人供圖
口述:海口市龍華區民政局科員 郭婧
3月6日,是我在春節后到崗的第35天。其實,1月31日接到我被選為龍華區疫情阻擊戰先鋒隊員要去社區參與防疫工作的消息后,當天下午我就去金貿街道熟悉工作了。來到疫情防控一線前,我把女兒送去了父母家。我的愛人也包下了所有的家務,告訴我,“家里交給我,你要好好工作,做好防護。”這三十幾天來,帶著家人的守護,我在社區早出晚歸,雖然辛苦,卻非常充實。
做好疫情防控臺賬
2月1日一早,我準時到金貿街道辦報到。來到綜合資料處,我面對的是紛繁復雜的各種數據,堆積成山的各種材料。而我的任務,就是把它們整理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
在辦公室工作的我,對寫材料、整數據已經駕輕就熟。問同事、看文件……僅花了一天多的時間,我把街道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流程基本摸清楚后,開始著手建立臺賬。
在工作中我發現,最重要的數據來源于社區網格員的走訪調查,社區臺賬做好了,對街道辦數據整理有非常大的幫助。臺賬整理是個累在一時、長期受益的工作,做好臺賬,就能對一線工作人員排查上報的動態疫情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管理。
街道臺賬做好后,我和同事們一起摸排查看了金貿街道所轄9個社區的臺賬,根據實際情況打好框架,制定出標準,如今,9個社區均已建立疫情防控臺賬,落實專人管理,詳細登記人員動態,包括其返瓊時間、接觸人群、體溫情況、聯系方式等,工作人員進行實時跟蹤摸排,各項數據做到一目了然。
自制小程序搜集信息
社區干部和網格員的不容易,是我來到社區后深刻體會到的。金貿街道社區住戶多,外來人口也多,全面摸排壓力不小,入戶登記的工作人員早出晚歸,挨家挨戶做調查,每天要走出一兩萬步,非常辛苦。
在數據組卞雪慧組長的授意下,平時喜歡研究新玩意的我嘗試著制作了小程序“金貿街道返瓊人員登記表”,并于2月5日投入使用,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進行返瓊人員信息的收集,減少面對面接觸的機會,既節省了人力,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目前已收集信息1263條。
2月10日,我被任命為派駐珠江社區第一負責人。珠江社區有8棟寫字樓,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社區里的企業返工人員也越來越多。有了前面制作“金貿街道返瓊人員信息表”小程序的經驗,我又做了一個“珠江社區返工人員健康信息登記表”小程序,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對返工人員信息高效、低風險進行收集。目前已經收集了697條信息。
疫情結束后最想抱抱女兒
雖然早出晚歸,但我沒有怨言。因為像我一樣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人還有非常多,比我更辛苦的也有很多,大家都在為防控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好消息不斷傳來,大家的辛苦付出有了回報。我相信,戰勝疫情的那天已經不遠。待到疫情結束時,我要第一時間回家抱抱親愛的女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3月6日 記者韓星 整理)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