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歲末年初,各地陸續開展下基層走訪慰問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送到困難群眾中。這本是一件為民實事,但一些走訪慰問活動卻存有上了門,送了慰問金就交差了事的應付心態。開展年終走訪慰問絕不能走形式,也不能有“交差”心態,應真正成為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困難、幫助群眾致富的重要載體。
其實,逢年過節慰問困難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為密切黨群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一些貧困家庭、重病重殘、孤寡老人來說,這是雪中送炭的善舉,更是政府部門貼心服務群眾的舉措。但現實中,一些走訪慰問卻走了樣子,提前規劃好路線,到貧困戶家先送上慰問品,再簡單聊兩句,拍上幾張照片,匆匆離開。
走訪慰問不能有“交差”心態。走訪慰問,一方面要動真情,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以完成任務的交差心態、以敷衍塞責的作風去走形式、做樣子,一定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帶著強烈的責任心和為群眾排憂解難的目的送去真正的溫暖;另一方面要察民意。走訪慰問重在“慰”,貴在“問”,通過走訪了解情況,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為群眾排憂解難。要通過慰問活動,讓慰問對象得到慰藉,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通過問困難、問心聲、問期盼、問建議,得實情、得民情、得社情,以更好地改進工作。
總之,節日里的走訪慰問是踐行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也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有效舉措,是一項被實踐證明和獲社會認可的“民心工程”。只要做到用真心、真誠、真情去走訪去慰問,群眾就會真正感到溫暖。(陳宇宇)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