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去年辦復政協提案204件,滿意率達96.8%
直面民生熱點 解決群眾“痛點”
海南日報那大1月6日電 (記者劉襲 特約記者李珂)儋州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提案辦理作為支持政協委員履職、推動黨委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途徑,2019年儋州市政協委員提交、立案的提案204件,截至2019年底全部辦復,提案辦理滿意率達96.8%。這是海南日報記者從1月6日召開的政協第十屆儋州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獲悉的。
市民關注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是這些提案的重點議題。去年,儋州政協委員就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等內容,提出提案69件。其中,儋州政協委員謝福明提交加強小學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的提案,儋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后,及時開展“食品安全入校園”行動,基本實現了學校周邊200米內沒有無證食品經營攤販的目標。儋州政協委員駱丹紅等提出治理“校園欺凌”的建議,儋州市教育局采納后,聯合11個部門推出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建立反“校園欺凌”聯動機制;儋州市委政法委抽調人員到全市239所學校擔任兼職法制副校長,組建反“校園欺凌”專業隊伍。儋州政協委員譚遠升建議規范管理儋州那大老城區路邊停車位,儋州市城市管理局接受建議,聯合交警等開展專項整治,采取滾動執法、規定停車位、從嚴處罰等措施,整治老城區車輛亂停亂放行為,取得明顯成效。儋州市政協副主席王凌融說,針對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找出癥結所在,提良策開“藥方”,提案才有分量。
此外,保持優良生態環境成為提案關注熱點。儋州政協委員圍繞垃圾和污水處理、生態環境修復等內容提出提案28件。其中,儋州政協委員汪文英提出加強農村垃圾收運處理的建議,儋州市環衛局采納后,投入1000萬元在22個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建成5座垃圾轉運站和10座垃圾收集站,推行農村道路清掃保潔及垃圾收運社會化。儋州政協委員鄭壯勛建議加強儋州灣污染防治及生態環境保護,儋州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接受建議,啟動儋州灣及江河口的環境綜合整治、生態修復項目可研論證,直接聯動改造修復范圍達231.85平方公里;劃定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線和圍填海控制線,切實保護好儋州灣生態環境。
引進項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提案的重要內容之一。儋州政協委員圍繞民營經濟、招商引資等內容,提出提案42件。其中,儋州政協委員王中興等建議優化營商環境,儋州市現代服務業和投資促進局采納后,制定2年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設立企業服務中心,推行項目并聯審批。儋州市農業農村局根據儋州政協委員孫鴻斐提出的利用撂荒地栽種金椰子的建議,認真調研,形成關于椰子產業發展專題調研報告,投入50萬元支持儋州王五鎮東光村種植金椰子,打造特色庭院經濟示范村,帶動全市鄉村擴大椰子樹種植面積。
責任編輯:王平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