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運工作的意見》強調,要查處“黑車”“宰客”等違法活動,進一步加大對“機鬧”、“車鬧”、“霸座”、阻擋車門等危害運輸秩序和運行安全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增強群眾出行的安全感。(據新華網)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在這個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里,人們都會趕在除夕之前回家過年。不管選擇什么樣的交通方式回家,每一位旅客除了帶上年貨外,還需帶上“文明的行囊”。
春運文明出行應是一種自覺行為。春運期間出行人數集中、時間集中,特別是在公路、車站、高鐵這些人口流動性強、密度較高的公共場所,不文明現象會讓旅途“大煞風景”,給人添堵。過去一年,我們看到過高鐵“霸座”、高鐵“扒門”,也目睹過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車鬧”……這些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訓至今讓人印象深刻。反思這些事件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與當事人文明素養的缺失有關。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發布的《關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運工作的意見》,強調對危害運輸秩序和運行安全違法的不文明行為依法處置,維護良好出行秩序,是為春運文明出行打了一針“強心劑”,帶上一項“緊箍咒”。
春運是回家之路,更是文明之路。它就像一面鏡子,時刻折射出旅途中的美與丑、德與怨。比如在旅途中應遵守公共秩序,自覺排隊購票,不亂插隊;主動規避一些不文明之舉,不將瓶子、煙頭、果皮等垃圾丟棄在列車上,不在高鐵列車中吸煙、大聲喧嘩等。
漫漫旅途中,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遇到最美的風景,我們既是春運服務的分享者,也是文明春運的參與者。一方面,我們需要自覺遵守秩序,在“規矩內”行事;另一方面,當他人遭遇困難時,不妨伸出援手,和諧出行,因為在回家的路上,每個人的文明素養、文明禮儀,都會給春運注入祥和的氛圍。
其實,文明就像一道風景,它考驗的是每個人對于文明的理解和認知,考驗的是每個人能不能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學會文明,踐行文明,只有人人都做到文明出行,回家的路才會更加方便、溫馨,我們的春節假期才會變得更加精彩。(趙文龍)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