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人民立場 造福人民群眾
——貫徹落實省委七屆七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五
海南日報評論員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共同意志,維護人民合法權益,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屬性,也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行、充滿活力的根本所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充分彰顯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不變初心。省委七屆七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省委書記劉賜貴強調,要“堅定人民立場抓落實”,著力把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加快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與四中全會提出的各項部署要求對接好,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堅持人民立場抓落實,要以人民為中心。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堅持人民立場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尊重人民主體地位、首創精神,最大程度最大范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符合人民利益。尤其是,海南肩負全國改革“試驗田”、開放“窗口”的重大使命,承載人民群眾更熱切期待,需要把“十三個顯著優勢”“十三個堅持和完善”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把“三區一中心”重大任務落實好,最大限度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偉力,永葆制度旺盛生命力,全力打造出充分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堅持人民立場抓落實,要回應人民關切。一直以來,我們牢牢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查找弊端,攻堅克難,著力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讓老百姓享受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提升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招商引資有成果,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6.85萬戶,為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脫貧攻堅見功夫,截至11月30日全省全年完成年度脫貧4.5萬人的計劃任務;掃黑除惡不手軟,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省共打掉涉黑涉惡團伙239個,破獲各類刑事案件2427起;等等。當下我們貫徹落實七次全會精神,要緊扣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健康海南制度體系、社會保障體系、住房制度和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工作機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等一些群眾反映最強烈最集中最突出的問題,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制定完善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有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人民立場抓落實,要請人民當裁判。人民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評價主體,對問題的感受最真切,對改革的需求最了解。改革的方向對不對,措施準不準,成效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堅持人民立場抓落實,就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評判標準,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抓好“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脫貧攻堅、新一輪禁毒三年大會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國際旅游消費年活動等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方法,破難題,除痛點,疏堵點,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帶領人民在創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堅持人民立場抓落實,健全民主制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為“中國之治”貢獻海南智慧、海南力量。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