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啦奧門”山蘭文化節上進行開山祈福儀式。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白沙11月17日消息 (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黎族農耕傳千年,山蘭稻香邀客來。11月17日,由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白沙黎族自治縣旅文局、海南日報會展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的2019白沙“啦奧門”山蘭文化節在白沙青松鄉擁處村舉行開幕式,盛邀八方賓朋前來“吃新米”、喝山蘭酒、跳竹竿舞、品長桌宴,共享海南黎族同胞歡慶山蘭豐收的喜悅。
2019白沙“啦奧門”山蘭文化節在白沙青松鄉擁處村舉行開幕式現場。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啦奧門”在黎語中意為“慶豐收、吃新米”。“啦奧門”是黎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民間傳統感恩習俗。每當山蘭收割時節,四鄰八村的鄉親們都會過來幫忙收割,主家特設長桌宴,以吃新米的方式熱情款待親朋,分享豐收的喜悅和感激之情。
青松鄉擁處村主場,獨具黎族文化特色的百米長廊上懸掛著金黃色的玉米,黎族人民耕種勞作的貼畫。沿著百米長廊行走,每隔幾步就是一個小攤位。山蘭 米、山蘭酒、茶葉、紅薯、芭蕉等各類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來自白沙各鄉的村民把家鄉的特色農產品帶到青松鄉展銷,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
當天,開幕儀式過后,一曲曲《稻鄉飛歌》《山蘭園》《捕魚歌》等具有黎族民俗風情的歌舞輪番上演,展現黎族群眾豐收的喜悅,也是黎族同胞以特有的待客禮 俗歡迎八方賓朋前來參加節慶的一種方式。活動主辦方還舉行海南黎族最傳統、最古樸的慶山蘭豐收儀式,如祭拜山神、喊山及祈福等。而山蘭收割、種植互動、古法磨米、鉆木取火、黎錦苗繡、燒陶、舂米打米粑等特色活動,更是讓遠道而來的賓客親身體驗黎族傳統的山蘭稻刀耕火種耕作方式。
嘉賓現場品嘗山蘭酒。 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親身感受穿越千年的耕種文化,感受山蘭文化的熏陶。”“啦奧門”古榕長桌盛宴、傳統文化禮俗展示、特色創意美食品鑒等環節讓游客笑得合不攏嘴,他們紛紛表示,通過現場體驗,深深感受到“穿越千年”的山蘭文化魅力。此外,現場還設立非遺技藝體驗館,嘉賓和游客可體驗白沙“茶·陶”“錦·繡”“竹·藤”等非遺技藝的神奇魅力,以及黎族農趣勞作等豐富活動。
獨具黎族文化特色的百米長廊。 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白沙黎族自治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啦奧門”山蘭文化節活動項目,是白沙為了實現給地方農民增產增收,實現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的同時,拉動地方經濟大幅增長的一項重要舉措。以豐富的民族文化和農耕稻作文化等優質資源為主要抓手,推出山蘭特色農產品,打造特色品牌和新型農旅文化經濟產業,輻射和帶動農村文旅休閑旅游的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快速轉型升級,實現精準脫貧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白沙青松鄉村民準備山蘭酒,迎接八方賓朋。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村民和游客在挑選黎族特色農產品。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游客現場驗古法磨米。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白沙青松鄉山蘭酒。 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游客觀看黎錦制作過程。 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嘉賓在選購山蘭酒。 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