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大院入選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海口瓊山區將其列入瓊臺復興戰略計劃打造一體化文旅項目
古老建筑群 有望換新顏
10月7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公布,海口市瓊山區舊州鎮包道村的百年民居“宣德第”(俗稱侯家大院)位列古建筑,是海南入選的11處名單之一。新的身份,令這座畫梁雕棟的藝術殿堂再次引發社會關注。那么,這座至今尚未得到完好修繕的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能否借此煥發新的活力?當地政府開始聯動,侯家后人充滿期待。南國都市報記者田春宇/文 陳衛東/圖
探訪
時光摧殘難掩大院舊時榮光
百年古宅處處彰顯古人智慧
宣德第又稱侯家大院,是清朝光緒皇帝賜給瓊山侯氏先祖的榮譽府名。
10月26日上午,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侯家大院看到。大院占地約12000平方米,相當于33個籃球場的大小。高處俯瞰整個侯家大院,綠樹環繞,大院屋檐櫛比相接,檐上飛龍走鳳,非常壯觀。
侯家大院因年久失修雖變得有些破敗,卻干凈整潔,多年風霜洗禮,令祖輩傳下來的這棟古建筑只能通過細節挖掘昔日的輝煌。
進入這幢建于光緒十七年的三進“十七瓦路”正屋,在正廳,只見室內雕梁畫棟,墻面繪彩生動逼真,用菠蘿格、黃花梨等木料雕刻出的門、窗、棟、屏風,件件都是精雕細刻的藝術精品。
侯家大院后人侯中才對大院的每一處細節十分熟悉。“這里的彩繪已經百余年依然色彩亮麗,雕刻紋路依然清晰,墻磚的鋪設風格現代裝修依然在沿用,這里蘊含的是古人的大智慧。”他說,自己和其他侯家子孫一樣,在老一輩人的教導與宣德第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的熏陶中長大。
室內墻面雕龍畫鳳
希望
古宅多處倒塌墻面腐蝕破損
新身份有望讓其舊貌換新顏
盡管諸多細節可窺見當年古宅的繁榮與華麗,然而,風雨的侵蝕令老宅逐漸出現問題。探訪中,記者看到,很多門、木柱腳等地方不同程度腐朽。除了墻壁開裂、磚瓦破碎等問題,部分年久失修的房屋已被鑒定為危房,有的房間里甚至用木柱頂著房梁,個別房屋已經倒塌。
“這里原來是當鋪。”侯中才指著一處破敗的院落介紹,當年侯氏先祖在這里開創包道當鋪,開始從事典當業并經商。由于經營有方,包道當鋪的生意蒸蒸日上。
然而歲月摧殘的古建筑不僅破敗,圍墻也倒塌,村民不得已改用磚頭砌起圍墻,養起雞,以保障生活。
記者還注意到,整個院落的屋頂新舊不一,個別院落的屋頂因修補致屋脊上的雕龍已經消失,屋內也是煥然一新,儼然成了一棟現代風格的瓦房。“這些修復技術需要專業的團隊,而且針對省級和國家級的文化保護修復對團隊資質也有明確要求,我們雖然有所有權,但不敢隨便修,怕造成破壞式修復。”侯中才說,被選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后,最令他們期待的是,未來侯家大院的保護將更受重視,而修復是保護的前提。他隱約看到了大院舊貌換新顏的明天。
“有的雕刻已破損,有的已侵蝕消失,再不修復保護起來情況堪憂。”侯中才言語帶著擔憂,且充滿希望。
鳥瞰大院全貌
未來
部門聯動開始制作修復方案
大院已被列入瓊臺復興戰略
“結合包道新村建設,興建一條旅游文化商品街,集餐飲、特色農副產品經銷等經營一體,擴大就業機會,”侯家大院宣德第理事會相關負責人建議,將包道當鋪、甲子當鋪與舊州當鋪復興,并融入現代管理理念,將其建成海南獨特的現代村鎮銀行。
內部建筑精致氣派
瓊山區舊州鎮委書記林海透露,目前,該鎮已經聯動相關文物部門等制作修復方案,并尋找有資質的機構實施修復。然而在修復過程中依然存在各類困難。諸如,一旦古文化資源打造旅游化,服務、住宿、餐飲等問題接踵而來,包括村里的農副產品的推廣,“如果影響力形成,銷量也上去了,村里還沒形成產業化,相關的棘手問題還會出現。因此說,保持長效發展,還需要做好長遠考量。”
瓊山區文物局局長王武介紹,舊州鎮有著先天的文化旅游資源,侯家大院僅是其中較為突出的,此外還有諸如漢代古郡城遺址,古代南渡江渡口碼頭、冷泉、古戰場遺址、古墓葬……這些景觀都以舊州嶺為中心,散落其周邊。目前,侯家大院已被列入“瓊臺復興戰略”,有關部門在保護的前提下,正在著手旅游化的打造。“已經有一些實力企業前來考察。大家正在著力挖掘舊州古文化,并集合生態資源等,爭取將侯家大院等歷史資源,改造成一體化產業化的文旅項目。”王武介紹。
原標題:侯家大院入選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海口瓊山區將其列入瓊臺復興戰略計劃打造一體化文旅項目 古老建筑群 有望換新顏
責任編輯:李明珠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