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廁,不止于“方便”
九所村村民岑才珍正在用電泵抽廁液澆灌地里的作物。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攝
見習記者 張文君 記者 袁宇
“呲呲呲……”8月28日下午4點,定安縣富文鎮九所村,村民岑才珍按下直流抽水泵的開關按鈕,抽水泵開始運作,廁液從管中噴向檳榔樹。
“每隔兩個月抽一次廁液,不然就溢出來了。”岑才珍說,2012年,她家建成無害化衛生廁所。無害化衛生廁所和傳統的旱廁相比,主要不同之處在于安裝了三級化糞池。
三級化糞池3個池按照2:1:3的比例設置,全長2.5米左右,寬和高都在1米多,屬于一體化糞池。
“糞水進入化糞池后,通過第一個池沉淀、發酵。糞水滿到一定高度后,通過管道進入第二個池。”岑才珍說,這時候的廁液中還夾雜著一些糞渣,“然后又繼續沉淀、發酵,糞水達到一定高度后再通過管道進入第三個池。第三個池里的廁液就沒有那么臭了,能拿來灌溉。”
岑才珍說,無害化廁所的環境明顯要好于傳統旱廁,“旱廁就一個大坑,臭氣熏天,蛆蟲亂爬,大家都不愛用。而且一到雨天,糞污溢出來,都沒地方下腳。”
在岑才珍家對面不遠,村民黎才鳳家的無害化衛生廁所正在建設,她家是村里最后一戶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的。“他們都用上了無害化衛生廁所,我也很期待啊。”72歲的黎才鳳說,“在村干部的幫助下,很快就能用新廁所了。”
目前,九所村全村69戶人家,每家每戶都安裝了三級化糞池,糞便經過處理后實現無害化利用,既改善了村里的環境,也避免了村民因為亂用旱廁傳染疾病的問題。
對于岑才珍來說,建起三級化糞池的無害化衛生廁所,還為她節省了農業生產成本。“用廁液澆灌能頂化肥,1畝地1年能省化肥錢500元。”岑才珍邊用廁液澆灌檳榔樹邊笑著說,用廁液澆灌的作物更綠色、更健康。
(本報定城8月28日電)
記者手記>>
廁污資源化利用具推廣價值
定安縣富文鎮九所村圍繞農村廁所廁污資源回收再利用做文章,通過形成產業鏈的方式,使得以往難處理的廁污資源得到妥善處置,有力保障了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完成前的農村人居環境。
在九所村推進廁污還田再利用的過程中,村民不僅享受到了整潔人居環境帶來的舒暢與幸福感,還從中得到了實惠。一部分種植戶通過這種模式有效節省了肥料費用,部分無種植的農戶也通過與種植大戶的合作,有效清理了自家化糞池。
當前我省將廁所糞污收集處理作為農村“廁所革命”中優先重點解決的問題。推動農村廁污資源化利用,形成產業鏈,能夠有效解決農村廁所目前無法并入污水管網易造成污染的問題,而且能帶動農村環境整潔、促進農業生產,還能通過設置掏糞工等,為貧困群眾增添就業崗位。(袁宇)
他山之石>>
河北岳良村:
整村改造真空廁所
2016年,河北省衡水冀州區著力打造岳良村皇家小鎮。當年10月,冀州區大膽創新,在岳良村安裝真空廁所。整個岳良村設有兩個真空泵房共計9套工作站,改造了全村440戶村民家里的旱廁及滲井,共880個終端,村內配套公共真空排導系統衛生間4處。規模化成片實施后,通過真空源分離技術,分離的回水經過人工濕地,可以成為村內景觀用水,分離的黑水通過資源轉化設備進行有機肥的制造,用于生產有機蔬菜水果等,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有機農業的發展。
浙江龍泉市:
農村公廁亦成風景線
在浙江省龍泉市各大農村,新修建的公廁內部明亮干凈、整潔舒適,洗手池、烘干機等設施一應俱全,部分公廁外觀泥墻黛瓦的浙派風貌則與村落融為一體,整體環境令人賞心悅目。
2018年龍泉深入推進“公廁革命”,全年新建及改造提升農村公廁645座、景區及景區村廁所9座、城區公廁6座。在修建過程中,當地充分考慮人口、村莊發展、后期管理等因素,根據地域特點精心設計、合理規劃農村新建廁所布點,對部分不能正常使用的農村廁所進行改造提升,對美麗鄉村示范村、歷史文化村落等沿線村莊進行補缺建設,既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又彰顯當地文化特色。隨著“公廁革命”等工作的強力推進,龍泉城鄉生態環境更加宜人,人居環境更加宜居。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