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海甸島銀海苑小區。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8月2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 陳望 實習生 陳逸航)買房時,仔細看了是“五證俱全”的可靠樓盤,可到了辦不動產權證時,又變成不能辦證的“違規樓盤”,海口市海甸島銀海苑小區的業主為此苦惱了11年。日前,業主們通過熱線向南海網反映了這一情況。南海網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土地使用權持有人中共海口市委黨校和開發商海南中建業房地產有限公司就土地出讓面積問題存在糾紛,又遲遲無法解決,令135戶業主覺得辦證的希望更加渺茫。目前,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介入,并將向上級領導匯報,邀請海口市委黨校和業主代表前來商量協調解決方案。
海口市海甸島銀海苑小區僅有一棟樓。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11年前買了五證俱全的房子 辦不動產權證時卻“辦不動”了
2008年前后,135戶業主在海口市美蘭區海甸島和平大道的銀海苑小區買了房。據小區業主楊女士回憶,買房時,他們非常謹慎,看到樓盤“五證俱全”才敢購買,但入住后卻發現還是“踩了坑”——房產證(現更改為不動產權證)辦不了。
業主自行調查后發現,2006年,中共海口市委黨校(下稱“市委黨校”)、海南中建業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中建業公司”)和海口市房地產總公司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金水大廈項目(后更名為銀海苑)。協議約定,市委黨校和海口市房地產總公司共同提供1000平方米的商業用途土地使用權,市委黨校再提供1000平方米(以土地用途實際變更后為準)的劃撥土地使用權,中建業公司負責劃撥地的土地變性和出讓費用,并出資建設該項目。但項目建設完成、出售后,市委黨校向原海口市規劃局發函,稱中建業公司建設項目時,因退紅線要求加大,多用了1250平方米的土地,按協議應辦理土地出讓手續,中建業公司卻遲遲未辦理,請規劃局督促中建業公司辦理手續,以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就是這一紙函文中提到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才令銀海苑小區業主的房產證辦不下來。涉事開發商“躲貓貓”,市委黨校又沒有積極幫助業主解決問題,令許多業主心寒。
業主晏先生介紹說,小區里很多業主是“候鳥”,當初拿著退休金到海南買房,想安心養老,沒想到遇到這種糟心事。
“市委黨校是合作方之一,卻沒有承擔起責任。黨校空有愿意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但至今沒有具體舉措。”楊女士說,海口市歷史遺留辦受理了此事,但也只是回復業主,要等黨校和開發商解決了土地糾紛,才能申辦房產證。
海口市海甸島銀海苑小區和中共海口市委黨校僅一墻之隔。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自規局:市委黨校和開發商未如約辦理土地變性導致糾紛
南海網記者從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2006年11月,中建業公司從市委黨校和海口市房地產總公司處取得了982.27平方米的土地,這部分土地原先是商業用途土地,不涉及土地變性,但項目建設所需的其余用地屬劃撥用地,土地使用權人為市委黨校。當年,銀海苑小區申請報建時,用的是辦理相應土地出讓手續前的市委黨校土地使用權證,原海口市規劃局據此按規定為中建業公司辦理了臨時用地規劃和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同時,該項目邊建設邊完善手續,但市委黨校和中建業公司最終并未按三方協議約定,變更劃撥地的土地性質和辦理土地出讓手續。經工作人員現場核查,目前銀海苑小區項目主體大部分在市委黨校的劃撥地上,而不是中建業公司已取得使用權的土地范圍內。
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調查此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當初涉事方簽訂的三方合作協議中,部分條款較為模糊,對部分權利和義務沒有規定清楚,且協議沒有履行完,才導致如今因土地糾紛導致業主無法辦證的局面。目前,中建業公司有關負責人“失聯”,市委黨校的負責人也更換,當初黨校和開發商未如約辦理土地變性手續的原因不得而知。如果不能解決土地變性的問題,銀海苑小區業主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此事屬歷史遺留問題,目前該局已向上級領導匯報,并邀請市委黨校和業主代表前來商量協調解決方案。
受理此事的海口市解決辦理房產證歷史遺留問題辦公室工作人員說,他們不能直接為業主辦證,只能協調相關部門處理,業主訴求已反饋給相關部門。該工作人員認為,此事應由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市委黨校配合才能解決。
市委黨校:在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下愿配合推進辦證
現任海口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王天意認為,市委黨校在此事中也是受害者。銀海苑小區一樓個別商鋪及三樓、四樓產權應屬于黨校,但現在也無法辦證。
“不清楚當初中建業公司為何不履行協議,這是歷史遺留問題。”王天意說,他理解業主想盡快拿到不動產權證的心情,黨校也愿意配合業主維權,需要的材料都能提供,但涉及國有土地的問題,他不能隨意在文件上簽字,以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現在,有部分業主提出可以嘗試通過調整土地界限的方式解決辦證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在研究可行性。王天意表示,黨校正積極配合業主一起寫界限調整申請報告。
開發商公司注冊地址人去樓空 工作人員回避配合業主辦證問題
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海南)查詢發現,海南中建業房地產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成立,目前登記狀態仍是存續,經營范圍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房地產經紀,建筑材料、裝飾材料、水暖器材、消防器材銷售等。2016年、2017年、2018年,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人民法院、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分別對該公司法人代表陳就執行股權凍結,股權數額為490萬元人民幣。目前,該公司登記住所海甸島和平大道16-8號銀海苑101室已人去樓空。
但中建業公司在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注冊時留過電話號碼,8月21日,記者撥打該電話號碼,聯系上中建業公司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和職務的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自己既是中建業公司的工作人員,也是銀海苑小區的業主。據他透露,當年中建業公司本打算申請土地變性,但恰逢市委黨校負責人更換,黨校方面給原市規劃局發函直指開發商多占了黨校的地,導致開發商辦不了土地變性手續。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開發商沒有拖欠業主款項,但對于是否會配合業主辦證的問題未正面回答。8月21日后,記者多次致電該工作人員,均未接聽。
另據記者從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目前該局正打算創新工作思路,幫助銀海苑小區業主辦理房產證,南海網記者將繼續跟蹤報道。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