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光坡鎮大力發展高效水產養殖產業
淡水龍蝦“游”出脫貧路
7月30日,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嶺門村的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內,工作人員展示澳洲淡水龍蝦。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開欄的話
近年來,我省各行業、各部門圍繞脫貧攻堅目標,盡銳出戰,合力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中,在產業扶貧方面,我省各市縣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生態化,對貧困戶技術幫扶,提升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實現農業產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本報今起開設“關注產業扶貧”專欄,對我省產業扶貧亮點等進行報道,敬請關注。
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特約記者 陳思國
“看,這些龍蝦從小就有自己的‘別墅’,生活舒服得很。”7月30日,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嶺門村的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內,貧困戶王振華從淡水龍蝦育苗箱里撈出一個約20厘米長的塑料管,向下一倒,一尾色澤艷麗、身型優美的澳洲龍蝦便從管中掉落。“這些長管便是龍蝦的‘別墅’。每尾蝦都有一根管,這樣才能避免它們因為爭領地打架。”
別看王振華現在對澳洲淡水龍蝦的生活習性如數家珍。不久前,他可連澳洲淡水龍蝦長什么樣都說不清。
今年5月,光坡鎮政府啟動澳洲淡水龍蝦產業精準扶貧項目,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展澳洲淡水龍蝦養殖產業,其中光坡鎮貧困戶70戶193人以政府出資的280萬元作為入股資本,勝源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以100畝土地入股, 海南自貿區眾創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創農業”)按市場價供應種苗和收購成蝦,并全程提供技術指導。這一舉措使得當地貧困戶紛紛走入基地,學習養殖技術,一個高效水產養殖產業就此扎根嶺門村。
“我們對這個產業有信心。”在王振華眼里,澳洲淡水龍蝦可是個好東西,長得快,價格高,賣得貴,銷路還很好,“每斤收購價為50至55元,每畝可穩定出塘4000余尾,近3000斤。養一畝蝦比種一畝水稻的收益高了不止百倍。”
“嶺門村水質優良、日照充足,有著得天獨厚的養殖環境。”基地養殖技術指導、眾創農業總經理楊開學介紹,當地氣候常夏無冬,養殖基地緊鄰牛嶺山腳下,水源活水溶氧量高,水質優良,十分適合養殖澳洲淡水龍蝦。
但是澳洲淡水龍蝦并不好養,要讓它們順利安家可得費一番苦心。在投苗前,必須完成挖塘、清塘、種植水草和培養浮游生物等準備工作。
“澳洲淡水龍蝦對水質要求高,且天敵多,養殖時必須細心呵護。”楊開學表示,為了保證澳洲淡水龍蝦的成活率,必須采用標準化養殖技術,一方面要保證蝦苗的質量,只有體質健壯、免疫力強的健康蝦苗,才被允許放入蝦塘;另一方面,對飼料質量也要科學管控,飼料以天然水草和浮游生物為主,不可添加抗生素,為它們營造綠色生態的生長環境;此外,還要常派人在塘邊值守,替它們趕走水鳥、青蛙等天敵。
經過近3個月的悉心養殖,基地已有小部分蝦苗長至8厘米左右,達到市場銷售標準,被來自海口、廣州、深圳等地的客商搶購一空。此外,銷售龍蝦種苗也為基地帶來不菲收入。
“澳洲淡水龍蝦科技扶貧項目預計年銷售收入240萬元,年凈利115萬元,貧困戶人均可分紅4000余元。將通過產業扶貧形成長效機制,實現全鎮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光坡鎮副鎮長朱耀強介紹,光坡鎮將進一步發揮科技帶動作用,幫助農戶發展高效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本報椰林8月2日電)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