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榜
瓊中長興村:
村民“比學趕超” 爭當衛生模范
瓊中長興村村道干凈整潔。(采訪對象供圖)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驅車駛入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長興村,只見幾名村民在樹蔭處歇息乘涼,一股濃郁的咖啡香撲鼻而來。“我們村干凈整潔,住著舒坦。”順著村民黃啟新手指的方向,海南日報記者看到村里的小廣場、庭院巷道被打掃得一塵不染,就連犄角旮旯處也難覓垃圾蹤跡。
眼前呈現出的這幅景象,是長興村讓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保持長久“熱度”的日常一幕。
“原先村里到處都是混合著畜禽糞污與廚余廢水的泥巴路,常常是前腳剛躲過一灘污水,后腳便不幸踩在了一坨牛糞上。”黃啟新還記得,過去,長興村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各種污水四處橫流。
直到2018年6月,瓊中縣委宣傳部、海汽瓊中分公司聯合駐點長興村后,協調幫扶單位及鎮政府籌措資金,全面鋪開道路硬化、溝渠整修、路燈亮化等村莊基礎設施建設,不僅一次性完成環村路及“戶戶通”路網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還在道路兩旁及村民房前屋后種上三角梅等花木,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幫扶干部們也開始不斷激發廣大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從今年4月開始,長興村每周開展一次“衛生流動紅旗”評比活動,通過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引導村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習慣。
“以前都是黨員干部們打掃衛生,村民站在一旁事不關己,這種局面必須改變。”長興村駐村第一書記林信文說,評比名單定期在村里公示,鄉里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這讓排名墊底的村民感到很是羞愧,爭著擺脫“邋遢戶”的帽子。
為了激勵衛生先進戶,長興村也會給予村民一定的物質獎勵。除了電飯鍋、風扇等生活用品,還會通過發放水泥等建筑材料,鼓勵村民們自己動手,美化整理自家房前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督促引導,如今村民們的環境衛生意識發生顯著變化,大伙兒擰成一股繩,正齊心協力維護好村莊人居環境。
(海南日報營根7月28日電)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