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昌江黎族自治縣叉河鎮老宏村,匆匆趕回家的村民吳建理來不及休息,便來到羊舍里照顧起自家的110多頭羊來。“天氣太熱,羊容易生病,可不敢怠慢。”吳建理擦了擦頭上的汗,說起養羊的技術便停不下來。
在老宏村,大家都認識這個“老羊倌”。他靠養羊發了家,還樂于助人,只要是養羊的村民,家里的羊出了小毛病,找吳建理準沒錯。而在短短3年前,吳建理還是個收入微薄,僅靠幾畝甘蔗度日的貧困戶。
對這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叉河鎮政府在2016年底資助他2.4萬元,用于購買13只種羊發展養殖業。“我不能光靠政府,得靠自己主動發展。”吳建理說,靠著從小幫親戚放羊攢下的“土知識”,他養的羊順利成長,數量也越來越多;他還摸索建起了便于科學管理的羊舍,踏踏實實靠著養羊脫貧。
有了羊群、有了場地,擺在吳建理面前的還有一道難題。“昌江天氣炎熱,羊極易生病,小時候只知道給羊喂鹽巴,醫療知識是一竅不通。”吳建理坦言,想把羊養好,不能全靠政府給予的技術支持,到頭來還得靠自己。
幾年摸索、不斷嘗試和學習后,吳建理的養羊產業越做越大,技術也越來越好。曾經的“小羊倌”,如今已是當地有名的羊醫生,誰家的羊生了病、該打什么針、該吃什么藥,吳建理都一清二楚。“前幾天,還跑到七叉鎮去給別人的羊看病呢。”吳建理笑著說,在四處給人解決問題的同時,他也樂于傳授自己摸索出的養羊技術。“從前我也不懂,那就開口問,我這一身本事少不了別人教,有能力了自然要去教別人。”
在昌江近日開展的脫貧攻堅巡回宣講活動中,吳建理作為靠雙手努力脫貧的典型,在全縣巡回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用自己的真實經歷感染更多人。如今吳建理和弟弟兩個人已經告別了破瓦房,住上了舒適的平房。
養羊產業蒸蒸日上,吳建理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位“賢內助”了。“現在應該會有姑娘看得上我吧。”吳建理笑道。這笑聲里,是對如今生活的滿足,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海南日報石碌7月15日電)
原標題:叉河鎮老宏村村民吳建理:處處愛鉆研 變身“羊醫生”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