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新州中心學校舉行畢業典禮。受訪者供圖
6月26日下午5時,學生放學時間,儋州市新州鎮中心學校校門口,站著一個身穿白色襯衫的男子,襯衫胸口處別著一枚黨徽,他面帶笑容看著學生放學回家,在酷熱的天氣下,臉上已經是大汗淋漓,但他依舊堅持到最后一個學生離校才返回校園。他就是新州鎮中心學校黨總支部書記、校長陳澤。
“陳校長每天早上是最早到操場的人,也是留在辦公室最晚的人。”新州鎮中心學校教導處副主任郭品耀是如此評價陳澤的。他說,陳澤到學校后,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改變了學校的風氣,讓學生從行為禮儀、課堂紀律等方面面目一新,學生從沒禮貌到講禮儀,從穿著邋遢到統一校服、從懶散的校黨組織到強有凝聚力。學校的改變,離不開陳澤校長的付出和全校師生的努力。
據介紹,陳澤199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5年到新州鎮中心學校任校常務副校長,2011年10月提任新州中心學校校長,2014年7月擔任黨總支部書記。
儋州市新州中心學校學生在練習書法。受訪者供圖
抓黨建促校建 全省文明學?;渲行男?/strong>
“這是我的責任,我的工作,我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既然選擇這項工作,就一定要把它做好。”這是陳澤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每周一,新州鎮中心學校都召開黨支部會議。在該校的會議室門口,放著一張簽到表,每個參會黨員必須簽到。“陳校長到來了,抓黨建,進一步完善制度,讓每個黨員對學校有歸屬感。同時,陳校長在組織大家開展黨員學習活動,重視班子成員的理論學習。”該校的數學教師、黨員鄭漢鴻說,跟陳澤在一起工作,心里踏實,做事有干勁。
當前,在陳澤和中心學校黨總支部60名黨員的努力下,中心學校的黨支部的組織建設機制逐步完善,發揮黨總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團結、協調其他支部,充分發揮各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學校黨總支部也多次被評為“儋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在黨的生日到來之前,學校組織黨員到紀念館、革命根據地等,緬懷歷史,感受先烈們不折不饒、艱苦奮斗的精神,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洗禮。”陳澤說。
目前,儋州新州中心學校從內到外開始發生變化,校園建設、學生素質、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獲評“海南省第一屆文明學校”“儋州市規范化學校”“儋州市十佳學校”等稱號。此外,該校注重傳統文化教育,除了開設書法課,引導學生勤練毛筆字外,還在校園設立傳統文化墻。
儋州市新州中心學校一角。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以關愛建和諧校園 營造溫馨校園氛圍
“老師好!老師早上好!”26日下午,記者穿梭在新州中心學校的傳統文化墻,周邊墻壁上懸掛著學生的書法作品,而從身邊走過的穿著整齊校服的學生,面帶微笑熱情跟記者打招呼問好。
“學生給老師問好,是基本禮儀,這在校園內是司空見慣的事。”陳澤笑著說,新州中心學校是全省文明學校,還是海南省規范化學校。
老黨員李石堅老師曾經車禍住院。“住院期間陳澤校長多次探望,噓寒問暖,并多次組織學校行政人員慰問探望。”說起陳澤,他心存感激,他告訴記者,陳澤到學校后,關心師生,關愛老黨員,體現人文關懷,營造溫馨的校園氛圍。
“兩次為患病的學生陳精香捐款1000元;為患病的羊老師家人捐款500元、發動師生為殘疾人募捐5000多元。”新州鎮中心學校教導處副主任郭品耀說,情系師生,樂于助人,是陳澤的真實寫照。
對此,陳澤表示,文明校園,不單單是一句口號,一個標語,它是體現一所學校文明程度、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的最高榮譽。這個稱號來之不易,學校要倍加珍惜,要建設好、維護好、保持好我們學校全省文明校園稱號,繼續向全國文明校園靠攏。
陳澤(左)和老師在校園內巡查。南海網記者 李紹遠 攝
師生團結多方出力 創建海南省規范化學校
2019年5月28日,新州鎮中心學校通過了海南省規范化學校審核,成為繼那大第一小學 、思源實驗學校后的儋州市第三所“海南省規范化學校”。
“三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全校師生的付出都沒有白費。”回憶起剛得知學校通過了海南省規范化學校審核時的心情,陳澤笑意滿滿。他說,學校獲得此殊榮,離不開儋州政府的支持和儋州教育局的幫助,更離不開全校師生默默的付出。
教學大樓、師生宿舍、食堂……近幾年來,一棟棟嶄新樓房在新州中心學校拔地而起,校園校貌煥然一新,校園內植被郁郁蔥蔥,校道干凈整潔,這就是陳澤和新州中心學校師生努力的結果。如今,說起學校,老師們都豎起大拇指說,學校取得的成績是空前的,這幾乎是陳校長用腳步走出來的變化,陳校長到任后,一心撲在教育事業,多方奔走,尋求支持,儋州市教育局里最常見的是他的身影。
據介紹,儋州市新州鎮中心學校創建于1972年,原為新州第二小學,2004年改名為儋州市新州鎮中心學校。學?,F有省級骨干教師3名、市級骨干教師12名。教師110名,學生1744名。
“2005年,新州鎮中心學校面積狹窄、校舍簡陋、設施陳舊。”陳澤說,新州鎮中心學校2016年著手創建省級規范化學校,在儋州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新州鎮政府不斷加大對學校的投入下,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打造鄉村學校少年宮、打造書法特色課堂等,目前,學校以“求內涵發展,創優質教育”為辦學目標,管理模式科學,教學成績顯著,教研成果豐碩,共獲得國家及省、市級獎項189個。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6月30日訊 記者 李紹遠)
責任編輯: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