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現實路徑
李斌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踐行好初心和使命,不僅直接影響著黨中央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實效性,也關系著個人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黨員干部,更關乎整個中國共產黨的前途命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當前,全黨正在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如火如荼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踐行好初心和使命,不僅直接影響著黨中央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項主題教育的實效性,也關系著個人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黨員干部,更關乎整個中國共產黨的前途命運。說到底,新時代黨員干部能否踐行好初心和使命,決定著中國人民的幸福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能否實現。那么,新時代黨員干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現實路徑有哪些呢?
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踐行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面對的未知領域實在太多。對此,我們只有選擇靜下心來虛心學習,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首先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只有對我們黨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學深悟透了,我們才能深刻領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也只有真正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才能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當然,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是工作在具體崗位上的,還要認真學習相關業務知識,豐富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打牢履職盡責的知識基礎和工作本領,如此才能真正展示出黨員干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總之,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要踐行好初心和使命,就必須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大思想原則,始終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根本原則,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當前,我們黨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經歷的各種風險考驗都是空前的。為此,全黨上下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實做到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我們黨是一個有近九千萬黨員的大黨,試想如果大家各行其是,一盤散沙,那我們黨還有什么凝聚力和戰斗力可言?又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呢?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我們黨如果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核心,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搖擺和挫折;反之,如果有了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黨的事業往往就會蓬勃發展。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當前,加強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面臨千頭萬緒的工作,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兩個維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地體現在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不利于“兩個維護”的話堅決不說,不利于“兩個維護”的事堅決不做。我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將近九千萬黨員匯聚成一股磅礴力量,全力以赴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對工作極端負責,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我們肩負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重任。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也不會自動成真。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如何才能展示出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何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讓人民群眾愿意聽黨話、跟黨走呢?這就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必須時刻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對工作極端負責,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在革命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的共產黨員、無數的英雄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在和平年代,無數的共產黨員沖在困難、危險的最前線,為黨和人民排憂解難,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眾多優秀的共產黨員個體組成了強大的先進的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人民奮斗在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光輝歷程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這種吃苦耐勞、勇挑重擔的精神永遠不能拋棄,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樹牢宗旨意識,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不是抽象的口號。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特別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我們必須通過認真調查研究,解決人民群眾關切的難點、痛點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換句話說,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黨員干部首先要找準人民群眾不幸福的源頭在哪里,人民群眾關心什么、擔心什么、操心什么、煩心什么,我們的工作重心就要往哪里轉移。雖然從理論上講,每個人對幸福的感知程度不一樣,對幸福的理解定義也不一樣,但是幸福絕非捉摸不定、虛無飄渺的。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居住、就業等問題,以及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和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我們都必須關注到,并讓人民群眾在這些方面得到基本保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在不斷向上發展的。因此,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在踐行初心和使命時,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提升解決人民群眾難點、痛點問題的能力,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做到了這一點,那么,中國共產黨必然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必然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永葆清正廉潔政治本色,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打鐵必須自身硬。毫無疑問,腐敗是所有黨員干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天敵。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清醒地認識到手中的權力是用來為人民謀幸福的,絕不能把它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要想踐行好初心和使命,黨員干部必須要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堅持清清白白為官、干干凈凈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堅定理想信念,做到拒腐蝕、永不沾,永葆清正廉潔政治本色。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古人云,君子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古今中外,能夠留下美名的有多少是依靠物質財富的,更何況是不義之財呢?這些最后只會導致自己身敗名裂。對此,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想想自己入黨是為了什么,當干部是為了什么,我們現在又能夠做些什么,將來能夠給黨和人民留下些什么。總之,能否做到清白做人、做事、為官,是檢驗每一位黨員干部的政治品格、黨性修養和道德水平的試金石。這也是新時代黨員干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理論與實踐的邏輯起點。
(作者系中共海南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