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藍圖擘畫美好未來。京津冀考察中,三省市都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海南全島建設自貿試驗區和探索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給海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三省市都對海南發展充滿期待,對海南工作大力支持,讓海南黨政代表團深受觸動。他們的期待是一個縮影,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對海南來說,這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激勵。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一年多來,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自覺扛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歷史使命,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實現海南自貿區建設“蹄疾步穩、開局良好”,讓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海南展現在世人面前。盡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與中央的要求、各地的期待和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的期望相比,海南還有不小差距。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匯聚起各方面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不負各方期待,共奏發展強音,需要持續增強緊迫感。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拼搏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機遇稍縱即逝,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事業從來不等人,一步不趕趟,步步都延宕。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就要有一種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機意識,謀發展,促改革,抓落實;要有一天當三天用、不惜脫幾層皮的干事勁頭,加滿油,掛滿擋,連軸轉。京津冀考察期間,省黨政代表團緊鑼密鼓、馬不停蹄,剛在河北學習了“雄安經驗”,又奔赴天津、北京取經。學習考察結束后,代表團第一時間在京召開總結會議,結合海南實際部署下一步相關工作。如此快節奏、高效率,給全省廣大干部群眾作出了表率。
不負各方期待,共奏發展強音,需要持續強化責任感。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建設海南自貿試驗區以來的實踐表明,哪里的干部勇于擔當、敢于任事、善于謀事,哪里就能迅速打開新局面,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實際上,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正是源自于對事業的強烈責任心。持續強化責任感,就要響鼓不用重錘敲、不待揚鞭自奮蹄,心中有責、眼中有活、肩膀能挑,把每一步都踏實,把每一項工作都抓實,把每一件事都辦好,真正以廣大干部的實干苦干帶動群眾肯干愿干。對領導干部而言,則尤須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走在前面,干在實處,發揮“頭雁效應”,當好“施工隊長”,瞄準主攻方向,抓住重點工作,做好督導督促,真正讓“關鍵少數”發揮“關鍵作用”。
不負各方期待,共奏發展強音,需要持續提升執行力。無論是強烈的緊迫感,還是強烈的責任感,最終都要通過抓落實的執行力來檢驗。執行力強,緊迫感、責任感才能落到實處,才會產生預期效果,反之,難免會流于口號、淪為形式。持續提升執行力,就要立足本職、守好本分,善于“釘釘子”“擰螺絲”,嚴格遵照“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壓茬推進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扎實到位,每一道程序都嚴絲合縫,每一項成果都實實在在。與此同時,還要增強問題意識,具備制度思維,開動腦筋,大膽創新,堅持以新眼光看待新現象,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不斷突破體制機制的瓶頸,破除各種利益的藩籬,讓想出的招數、拿出的舉措更接地氣、更有靈氣。
我們是歷史創造的一代,也是創造歷史的一代。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攜起手來,履好職,盡好責,苦干實干,奮斗拼搏,就一定能奏出海南發展的“交響樂”,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交上一份優秀答卷。
原標題:不負各方期待 共奏發展強音——海南黨政代表團京津冀考察啟示之四
責任編輯:肖秀燕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