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招網海口4月1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 4月11日上午,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二批(5條)制度創新案例出爐,其中第二條創新案例為社團法人等三類法定機構在省級層面實施。
目前,國內多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實行法定機構管理和運營模式,目標是形成與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的運行管理模式。海南為構建與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在省級層面設立國際經濟發展局、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并根據不同任務和改革試點需要,分別采取社團法人、事業單位法人、企業法人三種登記形式,在總體保持法定機構基本屬性的條件下,探索不同的組織形式和運作機制。將專業性、技術性或社會參與性較強的公共服務和管理職能交由法定機構承擔。重點探索“政府主導、各方參與”的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寓管理于促進之中”的經濟公共服務新方式,“以服務養服務、以效率求質量”的經濟資源配置新機制。
海南省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實行不同立法保障。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僅履行經濟領域公共服務職責,主要通過省政府規章進行授權。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在履行公共服務職責的同時,履行部分行政管理職責,主要通過地方性立法進行授權,運用特區立法權對法定機構的法律地位、機構性質、職能定位、治理機制等進行規范。
二是實施不同法人登記形式。為加強法定機構與現行法律制度和行政體系相銜接,根據不同需要,對三個法定機構實行不同法人登記。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在全國首創登記為社團法人,省大數據管理局登記為事業單位法人,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登記為企業法人。
三是采用不同外部治理形式。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由各發起單位建立理事會作為決策機構,履行出資人和管理責任;省大數據管理局、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由省政府分別成立領導小組作為外部決策機構,同時探索實行“共治平臺+法定機構”公共治理模式。
四是構建不同內部運行機制。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局長負責制;省大數據管理局實行法人治理結構;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根據區域實際,靈活探索適當的內部運行機制。
五是確定不同改革重點。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著重探索法定機構與國際經濟促進規則接軌;省大數據管理局著重探索法定機構企業化、專業化運行機制等;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著重探索理順法定機構與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社會組織、相關企業之間的職責關系。
從實踐效果看,社團法人等三類法定機構在省級層面實施,實現專業化企業化運作,提升公共管理服務供給效率,提高社會各方的參與程度,同時構建更開放的引才機制,為公共管理服務延攬人才。
相關新聞>>>
制度創新案例三 | 全國首單滬瓊自由貿易賬戶聯動業務 實現兩地FT賬戶業務合作聯動
制度創新案例四 | 博鰲超級醫院運營管理體制實現四大創新 創造11個全國第一
制度創新案例五 | 海南在全國率先實施境外游艇入境關稅保證保險制度
責任編輯:林芳羽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