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中視集團董事長劉文軍做客海報集團融媒體兩會e訪談。南海網記者 劉洋攝
海南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中視集團董事長劉文軍做客海報集團融媒體兩會e訪談。南海網記者 劉洋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1月30日海口消息(南海網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中視集團董事長劉文軍今年的提案特別“好看”:打造“海南電影島”的建議,讓海南島成為“電影特區”。省兩會期間,他做客海報集團融媒體兩會E訪談,就他的提案進行了具體闡述。
劉文軍說,去年12月,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三亞率先落地,并產生較大影響,它以“全年展映、全島放映、全民觀影、全產業鏈”的“四全”模式, 從國內外眾多電影節中脫穎而出,也為海南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劉文軍認為“海南電影島”概念,優先發展影視產業,擴大電影消費,提升電影服務,與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 “三區一中心”的戰略定位相一致,與海南的資源稟賦和區位特點相契合,能夠帶動旅游、會展、數碼、娛樂、時尚等產業發展,有利于服務貿易的提升。
劉文軍希望“海南電影島”能有助于海南成為全球影迷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會令海南的營商環境和影視制作配套機制領先全國;還可以讓電影新業態、新技術、新設備、新觀念率先在海南得到試行和推廣。
如何打造“海南電影島”,劉文軍提出5條建議,其中最大的亮點是擴大進口影片引進權,僅限海南島內放映,適度放寬先鋒電影和獨立電影的審查尺度,讓海南島成為“電影特區”,讓更多探索性影片、藝術電影、國外分級影片在海南與中國觀眾見面,體現海南的開放特色。
其次,劉文軍建議由省級政府出臺覆蓋全省、優于國內其他省市的影視產業扶持政策,鼓勵在海南省范圍內規劃建設多層次、多功能的影視產業基地,吸引國內外電影人、電影投資方到海南落戶、拍片。他還建議應當多渠道、多層次培育電影人才;研究制定數字影院普及專項規劃,落實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爭取用三到五年時間,做到市縣數字影院全覆蓋、鄉鎮數字影院重點覆蓋,廣大農村流動放映10公里覆蓋,在中心城市建設藝術影院,滿足不同層次觀眾需要,建立領先全國的電影服務體系。利用電影節和“電影特區”的優勢,發展會展經濟和電影旅游,讓海南成為影視版權交易和器材設備交易的重鎮;結合房車游、自駕游、電影樂園及外景地探奇游等,培育電影旅游消費新業態。
要達到這一目的,目前必須正視的差距還有四個方面:海南還沒有形成“洼地效應”。國內對標浙江橫店、象山、杭州,江蘇無錫,國外對標新西蘭,主要是政策優勢沒有體現出來;海南影視產業鏈條缺環較多。外地影視拍攝團隊到海南拍片,從選景、置景到服裝、化妝、道具,再到器材租賃、群演招募等各個環節都有缺環,導致拍片成本畸高;后期制作力量嚴重不足,劇本創作、電影創投、發行等環節更是空白;海南本土電影人才缺乏。主創人員可以外請,但基礎性、服務性人才應該在當地解決,如劇組大量工作人員、群眾演員等,這些人才在海南都很缺乏。海南影院布局不均衡、不充分。近5年來,海南影院投資快速增長,但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亞、儋州、瓊海等中心城市,還有很多市縣沒有現代化數字影院或不能滿足當地觀眾的需求。
責任編輯:吳立婷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