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2018年,黨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并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在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過程中,優化營商環境成為海南的一項重點工作。在2018年年初舉行的海南省政協七屆一次會議,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就針對如何優化提升海南的營商環境提了一份提案。2019年1月24日,南海網記者從省政協了解到,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真回復了該提案,并根據建議提出了多項落實措施。
據了解,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在提案《優化和提升海南營商環境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中提出,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投資環境指數報告》顯示,海南投資環境指數在全國排名相對靠后,同時,海南省本質上屬于島嶼型經濟,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市場相對狹小。要想從困境中突圍,就要全方位提高開放水平,通過苦練內功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招商引資體制機制。
因此,致公黨海南省委建議海南應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的法律規范體系和調控市場的宏觀管理機制,以科學、市場、法制和民生的觀念來指導、制定城市規劃,以產業規劃為先導,考慮城市產業發展和城鎮老百姓的生計問題。
在招商引資方面,致公黨海南省委建議應找準重點合作區域,打造區域合作平臺,創新招商引資手段,并要建立招商引資業績檔案制度,加強項目跟蹤和服務。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真考慮了致公黨海南省委的提案建議,并在回復中表示,下一步海南將優化審批方式,提高投資項目審批效率,推廣首席服務官、數字化審圖、告知承諾、郵政或快遞送達等多項便利化措施,推出預約辦理、同城通辦、異地代辦、跨層聯辦、智能導辦、一對一專辦等多種服務方式,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突出的排號等號、耗時長、來回跑等問題。同時,還將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無法定依據的一律取消,并完善權責清單制度,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實行“一枚公章管審批”,提高審批效能。探索對適宜的事項開展智能審批,實現即報即批、即批即得。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的同時,省發改委表示,政府部門將圍繞“多規合一”改革,進一步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建設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市場競爭制度和產業負面清單制度,在堅守生態環保的底線下,進一步放寬產業準入,并充分發揮政府基金引導和聚集放大作用,以資本為紐帶,實現引資引智引產業,助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省發改委表示,海南將充分利用海南有經濟特區立法權這一優勢,優化營商法治制度建設和進一步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符合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實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規規章體系,堅持中外當事人訴訟主體平等、適用法律平等、法律責任平等,依法保護國外(含境外)當事人的合法產權以及各項權利,并依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在合適的時候,海南還將探索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海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以及海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院、海南海事仲裁院等專業仲裁機構。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