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澤義寫的感謝信。通訊員 王聘釗 攝
郭澤義寫的感謝信。通訊員 王聘釗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月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蘇靚 通訊員 王聘釗)“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家的幫助,我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謝謝大家!”近日,??谑忻捞m區大致坡鎮金堆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唐其良收到一封感謝信,這是脫貧戶郭澤義寄來的。他曾經是一名貧困戶,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下,2016年成功摘下了“貧困帽”,現在日子越過越紅火,為了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郭澤義一家寫了一封信,信中字句真切,令人動容。
54歲的郭澤義是美蘭區大致坡鎮金堆村委會三文村的普通農民,與妻子共同撫養一雙兒女,一家人主要以務農為生,年收入僅有2100元。郭澤義的女兒長期患有慢性疾病,兒子還在學校讀書,每年孩子的學費、生活費、醫藥費都讓這個貧寒家庭倍感壓力。
“我們在幫扶中發現,郭澤義一家貧困的主要原因就是缺資金、缺技術。”唐其良說,扶貧小組找到郭澤義的“窮根”后,“對癥下藥”制定了一系列幫扶計劃。扶貧小組為郭澤義的兒子發放教育助學金解決孩子“上學難題”,并為郭澤義一家繳納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購買醫療保險,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郭澤義一家的生活負擔。此外,扶貧小組還幫助郭澤義加入蜜柚、百香果、畜牧等合作社,為其妻子介紹工作。經過政府的幫扶和自身打拼,2016年底,郭澤義一家成功摘下了 “貧困帽”,年收入近萬元。
郭澤義拉著村干部的手表達感激之情。通訊員 王聘釗 攝
“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扶貧干部都到我家走訪,對我們一家都很關心,為了讓孩子能上得起大學,政府想方設法幫我們籌錢,我們全家很感動。”郭澤義激動地說。2018年9月,郭澤義的兒子考入了廣西外國語學院,然而每年1.5萬元的學費讓全家犯愁,甚至想放棄這次寶貴的機會。得知郭澤義一家的困難后,唐其良等扶貧干部發動村委會并積極聯系各級政府,為郭澤義發起募捐活動,籌集到了逾七千元學費,極大地緩解了郭澤義的家庭經濟壓力。“再窮不能窮教育,貧困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多不容易,我們一定要讓寒門學子念得起書。”唐其良說。
郭澤義告訴記者,在政府的幫扶和自己的努力下,生活“越過越有盼頭”,2018年家庭人均年收入已經突破7000元。“政府是真心地幫助我們老百姓,我一定會用自己的雙手早日致富,政府和社會的關心。”郭澤義說。
責任編輯:楊子薇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