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邁出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探索之路,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大刀闊斧除弊革新,緊鑼密鼓出臺一系列新政新規,氣象為之煥然一新。(點擊查看詳細報道)
充分利用政策優勢,海南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致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市場活力得到更加充分的釋放,吸引來國內外資本紛紛進駐,“資本洼地”的吸金圈粉顯效逐漸展現。
11月28日上午,海南省17個市縣同時舉行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項目(第一批)集中開工和簽約活動,共集中開工項目100個、總投資298億元,集中簽約項目41個、總投資342億元;12月28日,海南第二批項目集中開工。第二批集中開工項目147個,總投資1083億元,集中簽約項目104個,總投資1582億元。
而在這之前,海南生態軟件園3個百億級項目開工,騰訊、華為等2632家企業落戶,大唐集團、阿里巴巴、蘇寧等世界五百強企業來了;中國旅游集團、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融創集團、安永、普華永道等行業龍頭企業項目來了;明發集團、香港英基國際集團、印尼環球集團、普高科技集團等知名品牌和機構來了。其中,普華永道從5月初開始接洽,到5月23日在海口注冊僅僅半個多月;中國鐵路投資公司8月1日在海口綜保區注冊成立國鐵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從正式洽談到成功落戶僅用不到一周時間;阿里巴巴旗下盒馬生鮮從選址到落戶海口僅用了5個月簽約到開張用時不到半個月……速度加服務,成為海南打造“資本洼地”的兩翼,各大項目在瓊州大地星羅棋布,遍地開花,為“百日大招商”活動寫下生動注腳。
讓項目順利開建,早日投產,能夠為海南經濟注入一股股源頭活水,激發內生動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上的飛躍。為此,海南應主動對接企業訴求,對標國際領先水平,為企業打造法制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營商環境,疏“堵點”、破“難點”、除“痛”點,打通政府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早日完成升級改造,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做好外來人才服務工作,解決人才隊伍后顧之憂,使得人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來。
從更長遠來說,海南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打造的是千秋大業,要著眼長遠,著眼全局,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嚴格要求自己,不動搖不松懈,一代接著一代干。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當前,大企業接連進駐、大項目接連開工,奮進的腳步鏗鏘有力,發展的勢頭如火如荼,要把握大好機遇,乘勢而上,不斷開創新局,緊緊扭住“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以“一天當三天用”的干勁,不斷刷新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海南速度”。(重蘭)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