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醫學院“以購代捐”的扶貧新模式,比起過去那種送錢送物的“輸血式”扶貧而言,更能調動起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更能避免“等靠要”思想的產生。貧困戶通過自身辛勤勞動獲得產出,通過“以購代捐”,將其轉化為收益,最終實現增收脫貧。》》》點擊查看相關新聞
海南醫學院內學生共計1.1萬余人,學院教職工以及兩個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共計7000余人,再加上住院病人,這無疑為農產品的銷售找到龐大的購買群體。因此,“以購代捐”的扶貧模式不僅符合了海南醫學院的定位,更是資源利用最大化的路徑。通過“以購代捐”,實現了幫扶單位或個人和貧困戶雙方各取所需,實現了可持續的良性互動,能夠有效培育貧困戶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激發內生動力。
海南醫學院的“以購代捐”打開了扶貧新模式。下一步,還要考慮進一步豐富產品、開拓市場,讓更多人愿意購買產品,實現產品銷路的多元化,為進一步擴大生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致富打下堅實基礎。這就需要幫扶單位引導開辟多元化銷售渠道,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開發消費群體,讓更多消費者參與進來,為貧困戶銷售更多農產品,同時引導貧困戶注重產品品質和建立品牌意識。
作為幫扶單位,海南醫學院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采取創新扶貧模式,調動了貧困戶生產的積極性,激發了內生動力,更開辟了產業致富的路子。這樣優秀的經驗我們可以在全省復制、并創造性地推廣。我們也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先進經驗,在脫貧的路上,唯有共同努力,著眼長遠,用產品質量和品牌叩開大市場的門,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肖時平)
責任編輯:韓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